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男子老了的诗句

1.形容人老了的诗句

形容人老了的诗句包括:

1、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2、宋代苏轼《守岁》

原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3、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原文: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译文: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4、宋代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原文: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译文:

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

5、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原文: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译文: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在欣赏的人。

2.形容男人老去句子

1.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3. 交结渐时辈,龙钟似老翁。——《赠谢戴》李端

4.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苏轼

5.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6.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岁暮归南山》

7.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8. 鬓眉雪色犹嗜酒,言辞淳朴古人风。

9.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0.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形容人老了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4.找一句形容女子已经老了,男子才出生的诗句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出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祇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千里人归去,心画 【 疑为尽字】 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坑 【 疑为帆字】 逐便风。

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道别即须分,何劳说苦辛。牵牛石上过,不见有蹄痕。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注:眠字不韵,疑有误。原校改作「归」字,尚难确定。】

自入新丰市,唯闻旧酒香。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弯汤。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

天吞日月明(上夭下明),五月已三龙。言身一寸谢,千里重会撞。 【注:末字疑应为「钟」字。】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

自从君别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还用几黄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5.形容人老的诗词

1,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出自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白话文释义: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白话文释义: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白话文释义: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4,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出自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白话文释义: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5,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消肠断。

——出自宋代: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白话文释义:我似相如,君似文君。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济,请问文君,我们现在如此穷困潦倒、疲惫不堪,今后的日子该如何打发呢?回顾当年我们一起赴京居住过的地方,恐怕至今还留着我们依红偎翠恩爱相处的痕迹吧。

想想你我那时的情景,怎不让人魂销肠断地悲伤呢?。

6.描写人老的诗词

1.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2.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 宋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唐 · 杜甫《石壕吏》

5.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唐 · 杜甫《石壕吏》

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唐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7.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宋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宋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唐 · 杜甫《蜀相》

10.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唐 · 杜甫《登岳阳楼》

12.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 唐 · 刘长卿《新年作》

13.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 明 · 钱福《明日歌》

14.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宋 ·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宋 · 陈与义《登岳阳楼》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chaxun/shiju/%E5%B9%B4+%E8%80%81

7.描写人老了的词句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

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

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

意谓老年知己。【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返老归童】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反老还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返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

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棺材瓤子】指快死的老年人。【华发苍颜】颜:容颜。

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

同“黄发台背”。【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

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

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黄发鲐背】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

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黄梅不落青梅落】比喻青年人比老年人早亡。【皓首苍颜】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

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红颜白发】颜:面容,脸色。头发花白,面色红润。

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指红颜少女和白发老翁。

【矜贫恤独】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康强逢吉】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

【枯杨生华】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

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贤子。

后指老年得子。【老而益壮】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邻父之疑】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

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

快要到老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年人经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

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年迫日索】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

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

形容诗文明白易懂。【龙钟潦倒】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潦倒:失意颓丧。

形容老年人衰老颓丧的样子。【耆宿大贤】耆:老。

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

比喻老年的时光。【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

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鲐背苍耈】鲐背: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因用以称长寿老人;耈:老年人。

泛指老年人。【童颜鹤发】颜:脸色。

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雪鬓霜鬟】白发。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

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