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钱塘江潮水的诗句有

1.描写钱江潮的诗句

宋之问:《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望海潮【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北宋诗人潘阆写道:洒泉子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浙江观潮杨万里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六州歌头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案此年代:元作者:张可久体裁:词灵鳅何物,天外吐层阴。

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劈仙岛,掀地轴,冯夷宅,无鼋鼍窟,渺难寻。

十里红楼图画,展西风、快哉登临。□□□□□,□□□□□。

好客披襟。发萧森。

符金虎。袍银鼠。

携玉尘。盍瑶簪。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爱渔舟荡雪,击楫起吴音。

月上秋林。

2.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

1、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忆钱塘江》 宋代:李觏

译文: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2、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酒泉子·长忆观潮 》 宋代:潘阆

译文: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3、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4、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

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5、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清·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译文:平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眼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骤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3.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有: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出处:《横江词》 作者:李白

2、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出处:《樟亭观潮》 作者:宋昱

3、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出处:《七绝·观潮》 作者:**

4、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出处:《观浙江涛》 作者:苏轼

5、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出处:《钱塘江潮》 作者:罗隐

6、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出处:《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7、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出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作者:孟浩然

4.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译文:在无边无际的沙滩上,潮水涨得像一道长长的白彩虹,我想知道是不是瑶台仙人把琼脂从玉杯里扔到地上那么快。在汹涌的潮汐中,蓝天的倒影在水中摇曳,落日在汹涌的波涛中沉浮。

2、《忆钱塘江》

宋代: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译文: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3、《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宋代:辛弃疾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译文:任凭何人,面对怒潮汹涌如巨鲸吐水一般的潮水,吴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过是人间的一场儿戏。连天的怒潮最终也力倦难治,缓缓东归。常言道,伍子胥用属镂自刎化为潮神遗恨千古自是因为功名误了千古英雄。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与西施漫游五湖,一叶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赏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4、《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5、《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代:苏轼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译文:鲲鹏击水,飞上云霄,武装部队,十万多人。红旗和青色的盔甲忽明忽暗,黑沙和白色的海浪互相吞灭。人生难得,聚少离多,此行不能复制。我希望你能点亮蜡烛,让主考者立即公布这份名单。

5.描写钱塘江潮的诗句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更多的还有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杨万里《浙江观潮》:“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6.李白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李白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是《横江词 其四》,原文如下: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天门,即天门山。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八月”一词很令人费解,诗写的是江东,写到浙江去的原因,实际上不过是用浙江潮来说明横江浪涛之大。农历八月是浙江潮最为壮观的时候,那凶险的程度非比寻常,而横江潮后之浪可与浙江潮相匹敌。可见李白是见过浙江潮的,随手捡来,不着痕迹。最后一句“涛似连山喷雪来”形容风起涛涌的凶险。

这首诗名为写景,实为写心,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江北上的惆怅与焦虑。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雄伟壮阔,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扩展资料:

《横江词六首》的创作背景

此诗乃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初出蜀时所写。李协民则认为这组诗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李白由南陵奉诏赴京途中所作,诗中“显示当时李白初受玄宗信任,急欲上到西秦为玄宗效力,大展宏图”,而“白浪如山”的横江,却阻挡了去“西秦”的道路,可望而不可及,最急人,诗人把急切欲渡的心情写到了十二万分。

其中备言横江风浪之险恶,隐含着诗人对天宝末政治形势的隐忧。安旗则认为这组诗是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李白由幽州归来南下宣城途中经横江浦时所作,认为横江风浪象征安禄山行将叛乱,寄寓着诗人对唐王朝危急形势的忧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横江词六首》

7.写钱塘江的诗句有哪些,总结钱塘江潮水的特点

唐代孟浩然在他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经这样描述钱塘潮“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刘禹锡也在他的《浪涛沙》里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白居易在他的《忆江南》中说:“江南快,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重重游?”同时在他的作品《潮》中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8.有关描述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钱塘江大潮分一线潮、回头潮。

回头潮,乃人工大坝 横空出世,桀骜潮水触之顷刻粉碎,蔚为壮观。 擎云举日, 携海提峦, 挟雷裹电。

统百丈惊涛, 千里狂澜; 呼啸东来, 直奔西天。 气吞海宁, 威震吴越, 雁荡从此不称山。

曾几时, 叫钱塘倒立, 不见坤乾。 卧榻岂容人酣? 筑长堤怒把天公鞭。

急堆星垒月, 金汤倒灌。 拱天接地, 大坝高悬。

孰进孰退, 玉瓦两难, 一代英雄捶胸叹。 罢罢罢, 纵碎骨粉身, 亦男子汉。

唐双宁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杨万里 宋朝李觏写有《忆钱塘江》诗: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宋朝朱继芳也写有《钱塘江》诗,“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描绘出一副色彩鲜明的钱江图: 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元末明初的诗人金涓,作有《浙江晓渡》诗,浙江就是钱塘江,让我们从他的诗中,体会一下钱塘江的神韵: 片帆风力饱,凉气碧飕飕。 江阔欲沉雁,天空惟见秋。

渔歌闻四起,人影在中流。 隔望秦峰出,东南第一州。

清代宋维藩有以《钱塘江》为名的诗,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钱塘江的风貌: 钱塘江水势如铺,此日扁舟胜五湖。 野旷天低连海峤,山青翠叠浸冰壶。

蜃楼缥缈群仙集,瑶岛依稀只鸟孤。 不是前人功德远,沧桑几度事模糊。

明朝女诗人王素娥有《渡钱塘江》诗,写一江景色: 风微月落早潮平,江国新晴喜不胜。 试看小舟轻似叶,载将山色过西陵。

明代丁师虞的《渔浦晚归》写出了钱塘江畔的特有意境: 春在山颠与水涯,江流曲处有人家。 晚来渔棹长歌去,回首残烟点暮鸦。

远山、曲江、人家、晚霞、渔棹、长歌、残烟、暮鸦,组成了一幅美丽朦胧的钱塘江边村落图。 文学家郁达夫写《夜泊西兴》诗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江边情景: 罗刹江边水拍天,山**上树含烟。

西兴两岸沙如雪,明月依依夜泊船。 在现代诗人郭沫若的《溯钱塘江》诗中,钱塘江已是另一番模样: 快艇溯钱塘,秋阳力尚刚。

一江流碧玉,两岸染红霜。 木伐铺滩下,风帆背日张。

鲥鱼时已过,齿颊有余香。 东晋孝武帝时苏彦已写有观潮诗: 洪涛奔逸势,骇浪驾丘山。

訇隐振宇宙,漰磕津云连。 唐朝温庭筠的《钱塘曲》说明唐朝时这一天下奇观就已经被诗人们写入诗中: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长鲸泻酒如飞泉。 李白来到杭州以后留诗不多,但却有诗形象地描写了钱塘江的潮水,这天下奇观,连见多识广的李白也感到惊奇: 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来过恶风回;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唐朝孟浩然也有观潮诗,描述了观潮的过程和钱江大潮的特点: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回,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唐朝刘禹锡的《浪淘涛》,写出了钱江大潮的雄伟气势: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宋代诗人米芾云:“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苏轼登望海楼,写有《望海楼晚景》一诗,望海楼在杭州凤凰山上,当时在望海楼上就可看见杭州市区段钱塘江的大潮,苏轼在诗中描写了钱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情景: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十二回。 苏东坡还有一首咏观夜潮的诗,也很别致: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宋朝齐唐曾做过一首《观潮》: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六鳌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宋代潘阆《酒泉子》很有名,其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诗句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仍常为人们引用: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9.描写钱塘潮的诗句

1、忆钱塘江

宋.李觏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译文

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2、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代: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3、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

译文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4、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5、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宋代:司马槱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译文

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