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晋祠"的诗词有哪些《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年代: 唐 作者: 李益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木阑花慢 春日游晋祠》年代: 宋 作者: 李时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年代: 唐 作者: 令狐楚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 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范仲淹《题晋祠》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欧阳修《秋游晋祠》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描写晋祠的句子: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 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 2.晋祠有不少诗人题过咏,请问有哪些诗句大诗人李白游晋祠之后,写下了《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诗中用比喻与白描的手法渲染了晋水之美,其中“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百尺清潭写翠娥”等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宋代范仲淹《题晋祠》写道:“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欧阳修《秋游晋祠》云:“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两诗讴歌了难老、善利二泉汇为清流晋水的美景,欧诗还热情歌颂了晋水给人民带来“稻花漠漠”的丰收景象。金代元好问的《过晋阳故城书事》,元代小仓月的《晋溪》,明代杨基的《观晋祠泉》、孙玉的《游晋词》、朱鉴和的《晋祠山水》、雷霖的《游晋词》,清代王尔详的《难老泉和韵》、吴重光的《难老泉》、于汉翔的《难老泉》、周景柱的《晋祠记》、郑昆英的《晋祠难老泉赋》等诗文,从不同侧面或描写泉水的秀美,或歌颂泉水惠泽百姓的美德善利,其中佳句多多,如“泉流戛玉清盈耳,禾稻边云绿满畴”(孙昱);“清泉已代千家井,美利犹滋万顷田”(雷霖);“岚光凝黛,翠草含碧,湛珠辉于星夜,流镜彩于月夕。 ……稻花溪畔,红霞与日影同新,靛草池边,紫雾共春禽并飏”(郑昆英),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3.关于“晋祠”的古诗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唐.李白吴苑晋祠遥望处,可怜南北太相形。——《重酬前寄》唐.刘禹锡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唐.利益晋祠汾水古并州,千骑双旌居上头。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唐.权德舆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送房元直赴北京》唐.严维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 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唐.令狐楚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悟禅三首寄胡果》唐.元稹晋祠: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 创建于北魏以前。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 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mdash;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ldquo;三绝rdquo;。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引证解释:周 代 晋国 开国君主 唐叔虞 的祠庙。 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悬瓮山 麓。 晋水 发源于此。 风景优美,为当地名胜之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 流水如碧玉。” 。 4.描写晋祠的句子进入晋祠,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有近百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它们点缀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是一处历史悠久文物,遗迹丰富的古建林园。 晋祠有三绝。一为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体丰满,脸庞俊俏,姿态自然,恰似一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二为周柏。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周5.6米,主干直径1.8米,向南倾斜45度,形似卧龙,又称卧龙柏。难老泉是第三绝。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晋水源头特有的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长青。 5.与永乐宫有关的诗句和对联芳传虞坂望出太原心修忠义志在齐仁 刘墉题山西太原清真古寺昼夜不舍天地同流 山西省太原难老泉边难老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朱彝尊题太原晋词贞观宝翰亭太原流传一脉科名中选六经 祝姓人物典故。 上联:祝姓望族居太原出海眼无冬无夏泛波心有温有凉 宁惇德题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龙城盛世留青史玉带佳期荡美香莫嫌老圃秋容淡最爱黄花晚节香 孙中山题于途经太原时清辉近接鄜州月壮策长雄芦子关 陕西:延安杜甫祠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 杨二酉题太原晋祠景清门形上为道形下为器今人与居古人与稽 太原文庙,在太原西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张之洞题山西太原贡院明远楼,在太原市山泉出乎地地久泉俱久水生于天天长水也长 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映天光 太原晋祠圣母殿,始建于北魏之前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祁隽藻题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廊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 山西太原晋祠东岳庙伟大功勋如日月经天千秋永在光辉业绩若江河行地万古长流 太原市群众挽**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离一尺地即一尺天毋曰高高在上尽几分心知几分性敢云脉脉相通 杨二酉题山西太原晋祠人间失去当代伟人热泪涌泉流大地世上常留千古英烈巨星伟日亘长天 太原市群众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刘大鹏题山西太原晋祠同乐亭灰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志作日月使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神州天 太原市群众挽**心血呕尽革命伟业似巍巍太行震环宇骨灰撒海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太原市群众挽**作者圣述者明仰崇高万仞宫墙敬教勤学形上道形下器萃中外一时文物强识博闻 太原文庙非仙苑真如仙苑作恶逢殃击鼓千声皆冒昧是人间不是人间存仁得福焚香一柱即虔诚 山西太原晋祠吕仙阁佛法谭空无欲而空定于五伦外求空却便冤佛禅门宁静不染为静只在七情中讨静即是解禅 太原奉圣寺清杨二酋吊明妃墓入雁门关积雪满长空塞外风云来鼓角濯难老泉谒叔虞庙名园留片刻眼中鸡犬亦神仙香翰屏题雁门山雁门关。明妃墓:即王昭君。 6.晋祠是唐叔虞祠吗晋祠本来是指唐叔虞祠,但自从圣母殿建成之后,叔虞祠便 退居次席。 位于献殿北侧的唐叔虞祠并不是最早的晋祠,而是一 座较年轻的建筑。它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距今仅 230多年。 叔虞祠分内外两院。外院有碑廊环绕,陈列《华严经》石刻, 布局对称。 正殿也是过庭,两旁陈列着一组元代乐伎塑像,每边7 人,共14人,手持不同乐器,组成一个完整乐队。东边为管弦 乐,西边为打击乐,两位矮人大概一个是领队,一个是指挥。 这 支乐队似乎是在为治国有方的唐叔虞歌功颂德,乐伎虽然面部表 情雷同,但却是研究元代杂剧和中国音乐发展的珍贵实物史料。内院正北即为唐叔虞殿。 殿内中央神龛便是唐叔虞塑像,手 里拿着成王封赐的玉圭,身穿蟒袍,修目美髯,神采奕奕,温良 敦厚,文质彬彬;分立两旁的是文武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