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日本”的诗句有哪些1.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代: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2. 送僧归日本 唐代: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3. 哭晁卿衡 唐代: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4. 赠日本僧观语孟 元代:孙华孙 日本沙门性颇灵,自携语孟到禅扄。 也知中国尊朱子,不学南方诵墨经。 5. 送人游日本国 唐代:方干 苍茫大荒外,风教即难知。连夜扬帆去,经年到岸迟。 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或有归风便,当为相见期。 6. 送日本使还 唐代:徐凝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哭晁卿衡的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郁贤皓《李白选集》:“此诗乃天宝十三载春夏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遇见魏颢,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 中日两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的高潮。据史书记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都随带遣唐学生(留学生)多人来中国学习。晁衡就是随第九次遣唐使来中国的日本学生。 晁衡于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来到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晁衡。卒业后长期留居中国,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当时著名的文士广泛交往,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冬,任秘书监兼卫尉卿,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随日本访华的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国,在琉球附近遇风暴,与其他船只失去联系。当时误传晁衡遇难,其实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遇海盗,同船死者一百七十余人,独晁衡与藤原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辗转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已溺死,李白便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8522.aspx 2.描写日本的诗句有哪些1、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原诗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译文 遥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 2、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送僧归日本》 原诗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译文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3、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哭晁卿衡》 原诗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译文 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 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4、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放后遇恩不沾》 原诗 《放后遇恩不沾》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译文 天上雷鸣电闪,风起云涌,原来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开。东至日本,南到曾经贡献白羽雉鸡的越南都享受到这次皇恩。可是我却像汉朝的贾谊,流放在南方,已经三年了,还不赦回。。什么时候再把我招入皇宫,问我天下大计,让我能够施展才华呢? 5、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出自近现代诗人鲁迅的《赠日本歌人》 原诗 《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译文 烟花三月依然柳绿桃红,远方客人此时登上归程。请莫回想这里的歌舞演出,演来演去尽是些牛鬼蛇神。 3.描写日本的诗句富士山 石川丈三 仙客来游云外巅,神龙栖老洞中渊。雪如纨素烟如柄,白扇倒悬东海天。 富士山 室直清 上帝高居白玉台,千秋积雪拥蓬莱。金鸡咿喔人寰夜,海底红轮飞影来。 富士山 柴野邦彦 谁将东海水,濯出玉芙蓉。蟠地三州尽,插天八叶重。 云霞蒸大麓,日月避中峰。独立原无竞,自为众岳宗。 题东坡赤壁图 市河宽斋 孤舟月上水云长,崖树秋寒古战场。一自风流属坡老,功名不复画周郎。 过赤马关 伊形质 长风破浪一帆还,碧海遥回赤马关。三十六滩行欲尽,天边始见镇西山。 偶感 西乡隆盛 几历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砖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 4.有哪些诗句用来形容对日本人的痛恨唐·李白. 日暮苍山兰亭安, 本无落霞缀青倍; 去年叶落缘份定, 死水微漾人却亡.” 俞都督大猷一首 【短歌行赠武河汤将军擢镇狼山】 蛟川见君蛩然喜,虎须猿臂一男子。 三尺雕弓丈八矛,目底倭奴若蚍蚁。 一笑遂为莫逆交,剖心相示寄生死。 君战蛟川北,我战东海东。 君骑五龙马,我控连钱骢。 时时戈艇载左馘,岁岁献俘满千百。 功高身危古则然,谗口真能变白黑。 赭衣关木为君冤,君自从容如宿昔。 顾我无几亦对簿,狱中悲喜见颜色。 君相圣明日月悬,谗者亦顾傍人言。 贷勋使过盛世事,威弧依旧上戎轩。 君今耀镇狼山曲,云龙何处更相逐。 春风离樽不可携,短歌遥赠亦自勖。 与君堕地岂偶然,许大乾坤着两足。 一度男儿无两身,担荷纲常忧覆泬。 皓首期君共努力,秋棋胜着在残局。 燕然山上石岩岩,堪嗟近代无人涘。 与君相期瀚海间,回看北斗在南关。 功成拂袖谢明主,不然带砺侯王亦等闲。 5.李白关于日本人的古诗(不是骂人的那首)靠,我讲的么、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 李白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6.,描写日本人残忍的诗句俞都督大猷一首 【短歌行赠武河汤将军擢镇狼山】 蛟川见君蛩然喜,虎须猿臂一男子。 三尺雕弓丈八矛,目底倭奴若蚍蚁。 一笑遂为莫逆交,剖心相示寄生死。 君战蛟川北,我战东海东。 君骑五龙马,我控连钱骢。 时时戈艇载左馘,岁岁献俘满千百。 功高身危古则然,谗口真能变白黑。 赭衣关木为君冤,君自从容如宿昔。 顾我无几亦对簿,狱中悲喜见颜色。 君相圣明日月悬,谗者亦顾傍人言。 贷勋使过盛世事,威弧依旧上戎轩。 君今耀镇狼山曲,云龙何处更相逐。 春风离樽不可携,短歌遥赠亦自勖。 与君堕地岂偶然,许大乾坤着两足。 一度男儿无两身,担荷纲常忧覆泬。 皓首期君共努力,秋棋胜着在残局。 燕然山上石岩岩,堪嗟近代无人涘。 与君相期瀚海间,回看北斗在南关。 功成拂袖谢明主,不然带砺侯王亦等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