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项羽勇猛的诗词1.《咏史诗 乌江》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2.《咏史诗 垓下》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6.《垓下》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恨地无环。 7.《濠州七绝·虞姬墓》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8.《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9.叱咤风云虎共龙,英雄未必让重瞳。 项羽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草没铜驼卿禄满,牛眠驿马帅林空。愧当漠漠西交巷,千古声声泣怨鸿。 10.《 无名》 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 11.《霸王别虞姬》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将如何。将军夜起帐前舞,八千儿郎泪如雨。临行马上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12.《秦门项籍》 九垓垂定弃谋臣,一阵无功便杀身。壮士诚知轻性命,不思辜负八千人。 2.描写楚霸王的诗句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乌江 唐·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4、叠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5、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6、自勉联 清·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描写项羽的诗句1、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2、题汉祖庙 唐代:李商隐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译文: 是男儿就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该眷恋家园,而应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汉高祖自新丰起兵后,项羽又何曾在故乡待过。 3、垓下歌 两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4、项羽庙 宋代:许表时 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 空馀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 译文: 千年百年的兴盛衰亡不能浪费,废除荒野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家园, 你我不分姓名不分家世,眼里只有你,和世界无关。为卿起舞,直至流年尽头。 5、项羽 宋代:张耒 沛公百万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译文: 译刘邦身经百战保住了咸阳,自古以来柔仁之人都能打败暴强之人。项羽在零四钱慷慨赋歌,具有拔山之力的人自刎了。 4.【描写项羽的诗句】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4、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符坚畏晋师.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邵雍【观棋长吟】5、楚歌难掩霸王气,乌江之畔魂何依.且化奔腾东流水,年年月月待虞姬.6、丈夫只手把吴钩.能断万人头.如何铁石,打作心肺,却为花柔.尝观项籍并刘季,一怒世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卓田【眼儿媚】。 5.写楚霸王的诗句历史上借项羽之名咏史言志之诗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当属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乌江》。 另外,常见的还有汪遵的《项亭》、《乌江》和于季子的《咏项羽》。 《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者对项羽的负气自刎而惋惜,但主要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 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叠题乌江亭》:“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而作,表达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而王安石则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十分辛辣冷峻,他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谓一针见血。 李清照之《乌江》则慷慨激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尤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句广为后人赏析、吟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