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公平很生气的诗句1、《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古柏行》 唐代: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译文: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3、《梦江南·千万恨》 宋代: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4、《官仓鼠》 唐代: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译文: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 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2.讽刺不公平待遇的诗句1、《咏针》 清·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2、《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杂作》 明·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3.表现被不公平对待的诗句有哪些1. 唐·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 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4.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 唐·李商隐《春雨》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表达“领导处理事情不公平”的诗句有哪些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出处: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释义: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形容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胡作非为,而人民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亦泛指自己任意而为,反而严格要求别人或不许他人有正当的权利。 2、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出处:出自文映江《咏针》,文映江,字岷山,同治13年(1874年)生,清末拔贡。知府批其卷曰“文盖通场,字丑八县”。 释义:将那些只看外表的人比喻成针,因为针只能用来做衣服,故只认识衣服不认识人,这首诗讽刺那些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此诗是借缝衣针来讽刺那些只根据外表判断人的好坏而不注重内在的人。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出自(唐)杜牧《泊秦淮》。 释义: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出处: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释义:春天,农夫把一粒粒种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各地的土地都被农夫耕种,再无闲置的田地,可仍然有种田的人因为粮食被官府征去而被饿死。 5、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出处:北宋诗人唐庚在其《白鹭》。 释义:诸君就是当时掌握朝政的蔡京者流。朝堂上的诸君有意清除钩党,其实哪里是清除钩党,说得更一针见血点,就是排除异己,这些白鹭,按照诸君刻意搜求的连坐推罪之法,必由甲到乙,再由乙到丙,总有一天,会落到你们头上的。纵然你们再无辜,也一定安上罪名,插翅难逃的。 5.关于对不公平感到无奈的古诗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作为咏叹人生苦闷的抒情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在抒述角度上有两个不同的类型:一是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另一是作者不露面,假借诗中特定人物角色来抒发情感。前两首以思妇身分出现的言情之作,属于后一类型。 此篇则属前一类型,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当然,这个比喻可能亦有所本。 清人钱振伦为《鲍参军集》作注时,曾引《世说新语·文学》里的一段记载:“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刘尹答曰:‘譬如写(通“泻”)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可见用“泻水置地”打比方,在当时的玄学清谈中早已出现,并非鲍照首创。不过细心剖析一下,刘尹的答话是用水形的规整与否来喻指人性的善恶不齐,而鲍诗则是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其内涵并不等同。 相比之下,刘说更富于学理气息,而鲍喻则更接近生活,更为生动自然,也更适合于诗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看,诗人的独创性仍是无可置疑的。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就不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了。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 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谁也不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 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再往下,诗思的发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就不用得着写下去了。不然。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 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 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此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 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读者细心玩味。 6.关于对“不公平”感到无奈的古诗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7.表示“老天不公平”的诗句有什么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释义: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2.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释义: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 4.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释义: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释义: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6.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安登高》 释义: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7.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释义: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释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10.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