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大明山的诗句杨筠松留题大明山风水大地诗二首 一 远看将军坐殿形,近观似飞龙朝天; 三台华盖宝身迎,四处罗列练排兵; 千山万水送金龙,千山万水朝此山; 仙桥玉栏在中藏,头望东海尾南山; 玉坐仙女作椅子,石牦玉印当面前; 红旗扦在北京殿,玉鼓江南对面排; 天井琶仙在两旁,先登金鸾后成仙; 此地无人缘不识,八代阴功见玉仙; 一脚踏下四湖川,一脚踏下万家烟; 此地杨公留下记,百代儿孙伴帝王。 此地有三穴,天穴登金鸾; 中穴出宰相,右穴出丞相; 南山作笔架,东海作明堂; 左脚踏柳州,右脚踏南宁; 古道作印星,茶山作御马; 此地实难葬,明人容易寻。 二 远看将军坐大严,近看如龙飞上天; 此山自成三结穴,点点天穴出神仙; 中穴帝君下臣相,三台宝盖俱齐全; 四处峰山皆拥护,千山万水尽朝元; 尾摆西山猛虎势,头向东海望天边; 明堂即将东海作,南山笔架五齐全; 尖头上是戴恩恩;脚踏柳州城市缠; 红旗扦在平阳处,席帽印星当面前; 宝殿鼓山堂内列,谁人葬着在仙缘。 天井琶仙在两边,先坐金銮后山仙; 此地无福无人识,九代阴公才可扦; 此地易点真难葬,杨公题与万年传; 一脚踏下四城府,一脚踏下万家烟; 若有大福葬得者,出了君王又出仙。 2.形容大明山的诗句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 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3.关于大明山的诗句登(储光羲)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 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 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蒙。 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 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功。气逐招摇星,魂随阊阖风。 惟言宇宙清,复使车书同。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 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 九日寄岑参(杜甫)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水调歌头(管鉴)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李适适)朱城待凤韶年至,碧殿疏龙淑气来。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 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向夕凭高风景丽,天文垂耀象昭回。 东(徐夤)紫气天元出故关,大明先照九垓间。鳌山海上秦娥去,鲈脍江边齐掾还。 青帝郊垧平似砥,主人阶级峻如山。蟠桃树在烟涛水,解冻风高未得攀。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杨巨源)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代推仙祚远,春共圣恩长。 凤扆临花暖,龙垆旁日香。遥知千万岁,天意奉君王。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九城多好色,万井半祥烟。 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花明御沟水,香暖禁城天。 赐宴文逾盛,徵歌物更妍。无穷艳阳月,长照太平年。 云陛临黄道,天门在碧虚。大明含睿藻,元气抱宸居。 戈偃征苗后,诗传宴镐初。年华富仙苑,时哲满公车。 化入絪缊大,恩垂涣汗馀。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 玉漏飘青琐,金铺丽紫宸。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 文雅逢明代,欢娱及贱臣。年年未央阙,恩共物华新。 垂拱乾坤正,欢心品类同。紫烟含北极,玄泽付东风。 珠缀留晴景,金茎直晓空。发生资盛德,交泰让全功。 间气登三事,祥光启四聪。遐荒似川水,天外亦朝宗。 代是文明昼,春当宴喜时。垆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 汉典方宽律,周官正采诗。碧宵传凤吹,红旭在龙旗。 造化膺神契,阳和沃圣思。无因随百兽,率舞奉丹墀。 睿德符玄化,芳情翊太和。日轮皇鉴远,天仗圣朝多。 曙色含金榜,晴光转玉珂。中宫陈广乐,元老进赓歌。 莲叶看龟上,桐花识凤过。小臣空击壤,沧海是恩波。 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南山同圣寿,长对凤凰城。 日上苍龙阙,香含紫禁林。晴光五云叠,春色九重深。 赏叶元和德,文垂雅颂音。景云随御辇,颢气在宸襟。 永保无疆寿,长怀不战心。圣朝多庆赐,琼树粉墙阴。 化洽生成遂,功宣动植知。瑞凝三秀草,春入万年枝。 凤掖嘉言进,鸳行喜气随。仗临丹地近,衣对碧山垂。 渥泽方柔远,聪明本听卑。愿同东观士,长对汉威仪。 陇头水(员半千)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姚系)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 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颇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 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未归。 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朝中措(张纲)前年初对大明宫。 寒律转春风。几度相关归梦,催成两鬓霜蓬。 山州岁晚,还逢令节,空记前踪。莫遣酒兵相向,愁城生怕频攻。 4.形容壮美的诗句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高飞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孤云独去闲.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相看两不厌,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敬亭山.能不忆江南.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 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日照香炉生紫烟,天门中断楚江开,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遥看瀑布挂前川.碧水东流至此回.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飞流直下三千尺,两岸青山相对出,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一片日边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形容山景壮丽的诗句描写“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高山安可仰,徒此依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爬山越岭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 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占山为王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恩重丘山 恩:恩惠。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叠石为山 众喣山动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 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 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 〖解释〗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 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渊停山立 〖解释〗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义海恩山 〖解释〗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喻恩情道义深厚。 移山造海 〖解释〗移动山岳,造出大海。 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山填海 〖解释〗移动山岳,填平大海。 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山跨海 〖解释〗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竭海 〖解释〗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回海 〖解释〗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移山拔海 〖解释〗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学如登山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啸聚山林 〖解释〗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啸傲湖山 〖解释〗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磐石 〖解释〗比喻安定稳固。 耸膊成山 〖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 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山遥路远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解释〗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高皇帝远 〖解释〗指王法管辖不到。 入宝山而空回 〖解释〗宝山:聚藏宝物的山。 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解释〗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解释〗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箕山之志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同“箕山之节”。 箕山之风 〖解释〗指隐士的风范。 箕山之操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箕山挂瓢 〖解释〗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积甲如山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 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海沸山摇 〖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海沸山裂 〖解释〗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亦作“海沸山摇”。 高山仰之 〖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峻岭 〖解释〗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登山越岭 〖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登山涉水 〖解释〗爬山过水。 比喻历尽艰难。 一山不藏二虎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解释】比喻两人不能相容【示例】【故事】 山陬海筮。 6.描绘祖国山河壮丽的诗句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7.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包括: 1、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2、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原文: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楚国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水雾中时时隐现。 波涛汹涌城郭仿佛飘江上,大浪翻滚远空好似在摇晃。襄阳的风光真是无限美好,愿与山翁留此地长醉不归。 3、南北朝时期民歌《敕勒歌》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4、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5、唐代白居易《南湖早春》 原文: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6、唐代王维《终南山》 原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高耸的终南山似乎接近长安,山峦延绵不绝遥遥伸向海滨。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钻进青蔼眼前雾团沓然不见。 巍峨终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国,山川里的阴晴也就各不相同。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7、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8、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9、唐代杜甫《望岳》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