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各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1、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出自先秦·《左传·定公六年》。 2、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出自《旧唐书·孔巢文传》。 3、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4、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自杨沫《青春之歌》。 5、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 6、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自《老子》。 7、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自《晋书·刘聪载记》。 8、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扩展资料: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2.形容不怕挫折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失败是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拼的十万头颅血 敢叫日月换新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篙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无坚不摧的成语典故无坚不摧没有成语典故,只有出处。 无坚不摧 wú jiān bù cuī [释义]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能摧毁。 [语出] 《旧唐书·孔巢父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摧;不能写作“催”。 [近义] 战无不胜 所向无敌 [反义] 不堪一击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军队力量非常强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紧缩式。 4.描写痛苦的诗句.高逸图 何处寻黄鹤? 只留下长空万里, 白云飞过。 昔日良宵成佳节, 疑是阴差阳错, 谁曾想千金一诺? 此情悠悠竟为何? 只好向天涯问过客: 镜中花, 水中月。 千古赤壁遗英烈, 风雨中大江南北, 龙腾虎跃。 群山尽染英雄色, 天上寒星闪烁, 五千年不甘寂寞。 醉卧长亭长叹息, 看人间花开花又落: 秋风起, 声瑟瑟。 2.渔 父 图 春风吹碧树, 红尘中奈何难断, 离愁别绪。 纵无寸功报苍天, 壮心依然如故, 不祈求天赐神助。 世人皆逐东流水, 唯豪杰独行天涯路: 看飞舟, 又南渡。 一叶浮萍归何处? 叹往事不堪回首, 伤心一幕。 千古江山今犹在, 万丈豪情难诉, 风雨中春秋几度。 重上九霄会有时, 何须问苍天万千句? 驾飞鸿, 冲霄去。 3.秋山问道图 大雁又南飞, 极目天涯无尽处, 落日难追。 无边野火烧荒草, 一路乱石成堆, 埋不尽, 落尘残灰。 只有滚滚长江水, 后浪依旧把前浪推: 淘尽了, 是与非。 自称无坚不可摧, 为这话受尽多少? 雨打风吹。 桌上雄风九万里, 笔下战鼓重擂, 虎将何曾失虎威? 为了万家能团圆, 自己却有家不能归。 对何人, 诉伤悲? 4.式 微 提起这一生, 不知道走过多少? 春夏秋冬。 年少时候心太盛, 也曾一呼百应。 至而今说与谁听? 一人无力再高歌, 更何况人情冷如冰: 听不见, 我歌声。 一梦醒来万事空, 对明镜愁恨不减, 白发徒增。 只好躲到峨眉山, 做个世外高僧, 任世间冷冷清清。 好汉都有当年勇, 不要再谈什么曾经: 消失在, 寒风中。 5.坚不可摧的名言警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