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丝绸相关的古诗词

1.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古诗词

?????????????????/ 回答者:caijianbo1987 - 魔法学徒 一级 11-19 00:25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回答者:匿名 11-21 15:271、敕勒歌 斛律金 北朝(439-534)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古浑。 6、出塞 (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7、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2.绸缎的相关诗词

中国历史上闻名的唐诗、宋词中,许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杜甫、李商隐、王昌龄,以及范成大、陆游、苏轼等所作的诗词中,很多是以丝绸为内容或进行比喻的。

清代康熙皇帝曾命令当时的名画家焦秉贞和名雕刻家朱圭、梅裕凤绘制雕刻《御制耕织图》自浴蚕至成衣图23幅,并在每图上题词一首。又如中国著名文学作品《红楼梦》、《金瓶梅》等巨著中也有许多关于丝绸的描述。

还有现代文学家茅盾的《春蚕》等等。现摘引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两首诗。

《缭绫》“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艳,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1303032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

异彩厅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曵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注:这首诗选自《新乐府》第31篇。

绫,为唐代一种名贵真丝织品。唐代官员所穿的官服就是以不同级别的绫作为衣料的,从其所穿的官服质地可知其官职大小。

缭绫,是唐绫中较费时费工的一种织品,产地为今浙江省绍兴地区。作者描写了缭绫缫丝、织造成、染色、熨烫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艺,同时感叹如此名贵的丝织品,上层统治者却丝毫不爱惜,对比强烈。

《红线毯》“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注:这首诗选自《新乐府》第29篇。

红线毯,为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一种丝织地毯,曾为上贡精品。作者严厉地谴责了宣州太守为讨好最高统治者,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行,对贫困百姓的生活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3.跟丝绸有关的诗词

白居易《红线毯》“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缭绫》“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艳,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

异彩厅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曵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4.跟丝绸有关的诗词

白居易《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艳,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异彩厅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曵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5.有关丝绸之路的古诗

1、敕勒歌

斛律金

北朝(439-534)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古浑。

6、出塞 (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7、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6.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诗句

1.【七绝·重走丝绸之路】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2.【七律·慢步丝绸路】小雨泥淋釉伞轻,天宫着意雨霏晴。

寻遗塞外昭君怨,顿起凝愁悯泪倾。但使边关磐若石,丝绸古道漾箫笙。

如今落雁尘埃远,不尽天山万古情。3.【七绝·丝绸之路】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4.【丝绸之路赋】朗朗神洲,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叹兴亡于干戟,论沉浮于竹帛。长安城月,曾阅汉唐之隆盛;戈壁滩沙,犹忆王师之伟征。

四海麟龙,潜于新域;千古杰豪,会于故都。寻常巷陌,闲谈五柳雅文;崔嵬楼阙,雄踞九朝明君。

东海鱼盐,北胡貂驹,商贾贩运于市馆;南国象牙,西昆珏珠,王孙赠馈于几案。百物丰殊,仓廪藏实以为山;万类盈逾,贤圣结聚而为云。

长安起歌,声断雾烟;上苑醉笔,文笑诗仙。布上国之气象,以兴南越;施大朝之隆恩,以定西厥。

于是朝贡觐贺至长安者,络络不绝也。敕勒张骞博望侯,中华古烁惠西欧。

班超远大携珍宝,浩猎寒风舞缎绸。寰球一段金飘带, 乐舞长安紫禁开。

朝野交流穿朔漠, 中西融合越烽台。丝绸茶叶陶瓷萃, 商贾僧人行旅偕。

异域驼铃风雨路, 汉唐气象**怀。金戈铁骥下楼兰,漫卷烽烟扫宇寰。

白骨堆山销铠甲,赤光遮眼映旌幡。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长安望断丝绸路。

夕照里,残红吐。阳关丘岭驭驮疏,风雪祁连横簇。

苍茫戈壁,连绵沙瀑,商贾晨昏渡。西番自古荒凉处。

与昔比,今非故。昆仑天堑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赋。

资源独有,商机无数,四海人皆慕。

7.有关丝绸之路的古诗词

1、敕勒歌 斛律金 北朝(439-534)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古浑。 6、出塞 (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7、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8.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诗句

《出 塞》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①山。

羌笛②何须怨杨柳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

①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②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③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

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③,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①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②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③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①西见烟尘飞,汉家②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③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①金山:即阿尔泰山。

②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③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