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日子过的清苦的诗有哪些1、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 ——【唐】孟郊《立德新居》 译文:你自己守着清贫吧,你的素质和责任将怎么办呢? 2、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近代】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译文:宁愿自娱自乐的贫穷,也不想有肮脏的钱来烦忧。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4、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唐】白居易《观刈麦》 译文:为了缴税家田都卖尽了,只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译文: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7、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译文: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面临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8、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宋】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译文:一位衣服褴褛的卖菜老人,伛偻着身子挑着箩筐,不敢偷闲,踏着冰雪忍着寒冷,走门串户。 9、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汉】:佚名《刺巴郡守诗》 译文:这个人说自己没钱请推迟日期,官吏反而更生气了。 10、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汉】:佚名《回车驾言迈》 译文: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时间,只恨建立功名的机会来得太迟。 1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12.俸钱尽供客,家计常清贫。 ——【唐】岑参《赠酒泉韩太守》 译文:俸禄都拿来招待客人了,因此他经常过着清贫的生活。 13.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北宋】梅尧臣《陶者》 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1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15、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2.形容生活清苦的成语形容生活清苦的成语有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草衣木食。 一、家徒四壁 【解释】: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释义:相如就和文君一同奔回成都,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示例】:他已穷到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近义词】债台高筑、倾家荡产、贫无立锥、家贫壁立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道小康、富贵荣华、腰缠万贯 二、一贫如洗 【解释】: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自】: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释义:我十分贫穷,流落住在楚州。 【示例】: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 邹韬奋《我的母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贫穷 【近义词】一寒如此、家徒四壁、倾家荡产、贫无立锥、家贫壁立 【反义词】丰衣足食、富贵荣华、腰缠万贯、金玉满堂、肥马轻裘 三、风餐露宿 【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自】: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旅途艰辛 【近义词】幕天席地、餐风饮露、仆仆风尘、露宿风餐、栉风沐雨、草行露宿、筚路褴褛 四、饥寒交迫 【解释】: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自】:东晋·陶潜《劝农》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释义:没有储存粮食,又饿又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近义词】短吃少穿、饥寒交切、贫困交加、啼饥号寒、嗷嗷待哺、贫病交迫、贫病交加 【反义词】丰衣足食、饱食暖衣、金迷纸醉、人寿年丰、暖衣饱食、锦衣玉食 五、草衣木食 【解释】: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出自】: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示例】: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并日而食 3.形容生活清苦的成语有哪些形容生活清苦的成语有: 1、【成语】: 草衣木食 【拼音】: cǎo yī mù shí 【解释】: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举例造句】: 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2、【成语】: 饭糗茹草 【拼音】: fàn qiǔ rú cǎo 【解释】: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孟子·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举例造句】: 舜之饭糗茹草,舜之居深山之中,皆古书所记。 3、【成语】: 饮冰食檗 【拼音】: yǐn bīng shí bò 【解释】: 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举例造句】: 饮冰食檗坐穷阎,旋觉星星上鬃髯。 4、【成语】: 饮水栖衡 【拼音】: yǐn shuǐ qī héng 【解释】: 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5、【成语】: 饮水食菽 【拼音】: yǐn shuǐ shí shū 【解释】: 形容生活清苦。同“饮水啜菽”。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4.形容生活清苦有什么成语熬姜呷醋 比喻生活清苦。 草衣木食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饮水啜菽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饭糗茹草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焚枯食淡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粝食粗衣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布衣蔬食 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清苦。 咬姜呷醋 形容生活清苦。 玄酒瓠脯 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离蔬释蹻 离开蔬食,脱去木屐(一说为草鞋)。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 布衣粝食 形容生活清苦。同“布衣蔬食”。 含冰茹檗 檗,黄檗。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同“饮冰食檗”。 离蔬释屩 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同“离蔬释蹻”。 朝齑暮盐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报冰公事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青灯黄卷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广文先生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弊衣箪食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弊衣疏食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抱冰公事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饮冰茹檗 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熬清守淡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5.比喻生活清苦的成语齑盐布帛、啜菽饮水 、粗衣恶食、粗衣粝食、饮冰食蘖、熬姜呷醋、焚枯食淡、粗茶淡饭。 草衣木食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饭糗茹草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饮冰食檗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 饮水啜菽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饮水栖衡 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饮水食菽 形容生活清苦.同“饮水啜菽”。 清水冷灶 形容生活清苦。 齑盐布帛 普通的吃穿.形容生活清苦。 6.比喻生活清苦的成语①草衣木食:草衣木食,汉语成语,意思是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 形容生活清苦。【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②熬清受淡:熬清受淡,读音áo qīng shòu dàn ,音汉语成语,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出自清·陶贞怀《天雨花》。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为人子者,反在房中与妻享用,真所谓狗彘不如了。” ③抱冰公事:抱冰公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ào bīng gōng shì,是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解释: 公事:公务。 出处: 宋·陶谷《清异录·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④歠菽饮水:chuò shū yǐn shuǐ喝豆粥饮白水。 比喻生活清苦。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 "⑤ 焚枯食淡:焚枯食淡,拼音fén kū shí dàn,汉语词语,形容生活清苦。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焚枯食淡,斋厨萧然。” 扩展资料:国朝李远庵,居官清苦,常俸外不取一毫。郑淡泉乃公得意门生也,宦南京数年,岁时只寒温而已。 一旦侍坐最久,有一布鞋在袖,逡巡不敢出。庵问袖中何物,郑曰:“晓妻手制一布鞋送老师。” 远庵遂取而着之。生平受人物,仅此而已。 译文:国朝(明朝)人李远庵,做官(非常)清苦,常常是在俸禄以外不多取一丝一毫。郑淡泉是先生的得意门生,在南京做官几年,一年四季只是能够御寒温饱而已。 一天早晨在李公身边陪坐很久,在他的袖子里揣着一双布鞋,但是犹犹豫豫不敢拿出。李远庵(发现他的异样)就问他袖子里揣的是什么东西,郑淡泉说:“是早晨我妻子亲手缝制的一双布鞋想送给老师。” 李远庵(听了)就取出来穿上了那双布鞋。他一辈子接受别人的东西,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