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关于游子思乡想家的诗句诗中思念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形容一个人想家的诗句有哪些1.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想家的诗句: 1.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7.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9.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0.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3.表达思亲的诗句有哪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并选两个赏析唐·孔绍安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唐·李 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唐·高 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萤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唐·杜 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张 籍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写出几句表达思亲念家情感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于谦《观书》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 6.关于思亲思乡的古诗(10句)《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7.描写怀乡思亲的古诗1、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释义: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3、原文: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出自:唐代·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释义: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4、原文: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出自: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释义: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5、原文: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出自: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释义: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8.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有哪些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4、《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1、《静夜思》: 白话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2、《阴雨》: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3、《客中寒食》:这首是主要表现旅人在外的思乡与愁苦 触景生情 便作此诗 句句言情 词词达意 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作者在异地度过寒食节, 思乡情切,泪湿沾巾, 连喝酒都没有情绪了。 这种心境, 作者自比, 在郊郭之外, 那些踏青而游, 及时行乐的人, 比不上他们啊。 4、《江岸秋思》 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求几首关于想家的诗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2、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3、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4、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5、宫词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