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坚强的诗句有哪些竹石·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2.形容一个人很坚强的成语从容就义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言必信,行必果 一口咬定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萤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浑身是胆 临危不惧 履险如夷 能征惯战 排除万难 前仆后继 群威群胆 杀敌致果 舍死忘生 视死如归 所向无前 挺身而出 铜头铁额 万死不辞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降龙伏虎 一往无前 一以当十 以一当十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勇猛果敢 勇冠三军 浴血奋战 忍气吞声 忍辱含羞 忍辱负重 唾面自干 委曲求全 3.形容一个人很顽强的成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乘风破浪、长风破浪、逆水行舟 一、披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翻译】: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 二、一往无前 [ yī wǎng wú qián ] 【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自】:**《论联合政府》:“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三、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茅盾《子夜》五: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 四、长风破浪 [ chá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五、逆水行舟 [ nì shuǐ xíng zhōu ]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4.形容一个人脆弱的词语句子和形容一个人坚强的词语句子1.坚强不屈 坚韧不屈 顽强 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作者: 罗·勃朗宁 看见汪洋就认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作者: 弗·培根 命运可以夺去财富,却夺不去勇气。--古罗马,塞涅卡 生活失去了希望,就不在是生活,它的名副其实的名字就该是磨难。 作者: 阿米尔 希望是用以搅拌苦酒的蜜汁。 作者: 威·琼斯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 雪莱 2.外强中干 不堪一击 5.形容顽强的诗句有哪些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离别》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康有为《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 5,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画菊》 6,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王安石》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 1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12,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朱熹《墨梅 》 13,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江梅 《杜甫 》 14,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杜甫梅花绝句之三 》 15,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