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狗年即将过去,猪年也快来临,我想获取一些狗文化和猪文化的解释如今时兴文化,无论什么都要戴上文化的帽子。 吃的有吃文化,不仅大吃有文化,四大菜系各有各的小文化,加上酒文化什么的,足以成为一个壮观的文化体系;穿的就更不必说,穿文化早就琳琅满目,美女时装尚不过瘾,内衣文化、童装文化、男装文化、中老年时装文化都跟上去了。旅游业一开,各地的长官们纷纷来了文化瘾,一个洞,一条溪,一片林,都要上包装,文化包装。 有次与玩文化的朋友们一聊,才知道那文化的泛滥几乎可以取代扫盲。一个县要打壮文化的品牌,于是给钱包装“敢壮山”文化,把那里描述成壮族的发祥地。 缘由不过那山洞里有一根钟乳石柱,活脱脱的“雄纠纠器昂昂”,于是被说成是壮族的根。另一个县则不服,也出资包装“黑衣壮”文化,缘由不过那里壮族服装是黑色的,属于正宗。 还有,原本是山区穷人喝的“火麻汤”,编出个神仙狐怪的故事来,再加上些“保健作料”,“火麻汤文化”就算包装成功。我喝了一碗,跟以前的忆苦餐差不到哪里去。 就连原本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性,也堂皇地打出“性文化”品牌来了。真是个文化世界,五花八门的文化如同雨后春笋,连文字也无的照样都算文化,还有那个什么主义的先进文化,更不知该如何理解。 既然如此,俺们无妨也造它个“狗文化”出来。怎么造呢?俺生下来就与狗为伴的,对狗可以算知己知彼。 狗文化的第一章,应该标一个题为“狗改不了吃屎”。那狗儿无论多么娇贵,哪怕喝牛奶长大,见了人屎马上就会狼吞虎咽。 倘若主人发觉,觉得丢了面子,那狗儿也会依依不舍,在主人的威逼之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鲁迅说狗是狼变的,我就表示怀疑,狼的基因里绝对不可能有吃屎的螺旋体存在。 斯大林的打手亚戈达毒死高尔基之后,翻阅了高的笔记本,那里边写下了许多谴责“国家恐怖”的话语。亚戈达咒骂道:“狼毕竟是狼,喂得再好也总想往森林里跑!”其标题之二,似乎可以叫“狗肉朋友”。 早就听说过这个词汇,惟不知它的缘由。及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次从插队的地方过来买麻种,于是跟着父亲单位的货车跑乡镇。 中午秦司机热情地要带我吃此地最有名的“白斩狗肉”,于是在宾阳的一个狗肉摊吃饭。一铺床板架着当饭桌,矮条凳围了一圈。 秦司机跟摊旁的几个食客打过招呼,坐下之后又陆续来了三四位,他们挺热闹地谈话。摊主砍了一茶盘白斩狗肉,每人一个味碟,又端来三四碗米酒,个人用调羹自己舀着喝。 我寻思着到底是司机,一等公民,熟人确实多。餐罢,摊主一报账,各人径自掏钱,就是后来知道的那个“AA制”。 上车后我对秦司机感叹他的朋友多,谁知他大笑曰:“谁也不认识谁,你没看各出各的钱嘛!狗肉朋友狗肉朋友,说的就是这回事,吃的时候跟朋友一样说话,吃完各自拍屁股走人。”我这才恍然大悟。 只是后来我已不吃狗肉,也就没有再见识过这样的摊摊,据说自改革开放以后,这类摊摊已经没有了。“狗肉朋友”文化大约也就失传。 其标题之三,似乎可以叫“各为其主”。狗忠实于它的主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为狗之道大约就是这个主题。 许多地方都有狗忠实于主人的故事,甚至纪念物,倘若没有这一条,它绝对不会成为第一宠物的。狗的忠诚的确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地步,即使杀了它,也不会反抗,只会老老实实地认命。 倘若没杀死又活过来,它依旧只会摇尾乞怜。于是咒骂人的时候就骂“狗腿子”,江青惟一可爱的地方就是在法庭上自称**的一条狗,实在得不能再实在了。 谁都知道只有那些恶人才会放狗出去咬人,甚至把人咬死,像日本鬼子,德国纳粹。那么惩办起来自然是它的主人,只有中国,才会只严办那狗,却把放狗咬人的主给供奉起来。 就连鲁迅吧,也只是大声疾呼“痛打落水狗”的,大抵是要把那些恶狗与它们的主人严格区分开来。打,还得等那狗落水以后才打,也确实英武得可以。 其标题之四,似乎可以叫“慧眼识丹”。无论谁家里养的狗,它绝对可以辨识这家里主人的地位。 倘若有人雇了保姆,这保姆无论怎样为狗服务,喂它,给它洗澡,溜它,它依旧分辨得出主人就是主人。有句话叫做“狗咬破衣人”,那些到楼道里收垃圾的、送煤气的,这狗儿老远就开始吠,疵牙咧嘴的凶神恶煞;倘若是主人的高朋,它即使叫唤两声,便很快开始摇头摆尾。 至于鲁迅所云:“叭儿狗比它的主人更严厉。”那也是不错的,也许这家伙真的不懂人情世故,只要主人有恼火的表示,它的表示一定更激烈。 其标题之五,似乎可以叫“打狗看主人”。这就不是狗的问题了,而是主人的问题。 因为那主人要斤斤计较他所拥有的一切,当然不会漏掉这只狗。倘若这狗还得宠,主人还有一定的地位,就更令人胆寒。 所以**时没人不让江青三分,许和尚一句话就传遍中国:“主席在时我让你三分……”鲁迅还主张收拾“丧家的”“乏走狗”,及至那主人千古了,丧家了,全国人民都把气出在“乏走狗”身上,谁让它当初那么张牙舞爪呢?狗儿其实很聪明,当年我儿子就问过我,到底是人聪明还是狗聪明?理由就是:我们说的许多话,狗儿都懂;可狗儿说话我们就听不懂。童稚在许多时候都比成年人更接近真实,恰如《皇。 2.和狗年有关的成语,猪年有关的成语白云苍狗、 狗尾续貂、 蝇营狗苟、 阿猫阿狗、 兔死狗烹、 鸡鸣狗盗、 狗咬吕洞宾、 狗皮膏药、 狗头军师、 鸡飞狗跳、 狗急跳墙、 狼心狗肺、 挂羊头卖狗肉、 人模狗样、 鸡零狗碎、 狐朋狗友、 狗彘不如、 狗仗人势、 关门打狗、 白衣苍狗、 狗拿耗子、 狗血喷头、 偷鸡摸狗、 猪朋狗友、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屁不通、 狗恶酒酸、 牛黄狗宝、 狗血淋头 人怕出名猪怕壮、 牧猪奴戏、 猪朋狗友、 一龙一猪、 猪突豨勇、 猪卑狗险、 指猪骂狗、 泥猪疥狗、 泥猪瓦狗、 狗猪不食其余、 泥猪癞狗 3.关于猪年的成语,与猪年有关的成语,形容猪的成语珠光宝气、 买椟还珠、 探骊得珠、 明珠暗投、 珠联璧合、 有眼无珠、 鱼目混珠、 掌上明珠、 字字珠玑、 人老珠黄、 珠圆玉润、 珠围翠绕、 珠残璧碎、 妙语如珠、 不吝珠玉、 还珠返璧、 珠沉沧海、 珠沉玉碎、 珠辉玉丽、 随珠荆玉、 珠沉玉没、 珠玉之论、 珠残玉碎、 隋侯之珠、 薏苡明珠、 珠零锦粲、 探骊获珠、 珠盘玉敦、 断线珍珠、 珠璧联辉 4.描写犬的诗句一、诗句: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唐·杜甫《草堂》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北宋·苏拯《猎犬行》 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唐·姚合《哭砚山孙道士》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宋·陆游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唐·李贺《开愁歌》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唐·白居易《犬鸢》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唐·李白《送袁明府任长沙》 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唐·贾岛《送道者》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唐·秦韬玉《贵公子行》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刺巴郡守诗》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北宋·梅尧臣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唐·杜甫《新婚别》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于濆《山村叟》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南宋范成大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唐·杜甫《可叹》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现代·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唐·贯休《琴曲歌辞》之《白雪歌》 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唐·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唐·李白《行路难》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唐·刘禹锡《插田歌》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唐·李贺《赠陈商》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宋·苏拯《猎犬行》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宋·苏拯《猎犬行》 二、简介: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英文名称dog)中文亦称“犬”,狗属于食肉目,分布于世界各地。 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发展至今日。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今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约十多年。 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1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