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飞鸽传书的故事飞鸽传书的故事:《山海经》曾经记载,西王母的身边有3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 据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刘彻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宫殿中。后来,民间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利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这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 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飞鸽传书。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而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 2.“鲤鱼传书”的故事,发生在汉朝。 有一首汉乐府诗是这样写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意思是说,有远方来客,送给诗人一对鲤鱼,叫儿子剖开鲤鱼烹食,却发现鱼腹中有一尺长的帛书。 书信上讲的是劝他多加餐饭,同时表达了长久思念之情。这就是“鲤鱼传书”的典故。 其实,这故事的源流还更久远。我国古代神话中说,早在商朝末年,当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的时候,他就曾捕获一条鲤鱼,鱼肚里有一封信,预告他以后被封在某地。 后来他辅助周武王打天下成功,果真被封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