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茶叶的诗句1、《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唐 杜牧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2、《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唐 姚合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3、《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 皇甫冉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4、《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唐 刘禹锡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5、《寄友人》 唐 张籍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 6、《赠隐者》 唐 温庭筠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7、《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唐 方干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 8、《饮茶歌送郑容》 唐 皎然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9、《顾渚行寄裴方舟》 唐 皎然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10、《徐君猷挽词》 宋 苏轼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11、《幽事绝句》 宋 陆游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12、《田家词》 宋 艾性夫大儿荷锸去疏麻,小儿提筐来采茶。13、《次前韵将归隐黄山》宋 方回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 14、《午行即事》宋 李曾伯人渐采茶登陇阜,家多酿秫市邮亭。15、《夔州竹枝歌九首》 宋 范成大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参考资料诗词名句纲:/chaxun/all/%E9%87%87%E8%8C%B6。 2.关于茶的诗句古诗宋代苏轼《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唐朝茶诗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 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皇甫冉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 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陆羽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 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5.六羡歌(歌)陆羽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8.萧员外寄蜀新茶白居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 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 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11.惠山泉皮日休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12.茶诗郑遨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 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 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颜真卿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 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说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 3.关于茶的诗句,只要诗句,不要整首诗,有名一点的最好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4.还有哪些表示茶的词语砂绿起霜”成为铁观音高品级的标志,获得了“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 岳阳君山银针 沁人心脾的龙井茶 色绿形美的龙井茶叶 香气宜人)的龙井茶叶!(千里飘香)的龙井茶叶! 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 清香甘纯}的龙井茶叶 香气清纯的龙井茶叶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 一)恭迎嘉宾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们用北京盖碗茶为大家敬上一式东方奉茶礼,祝愿大家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二)敬宣茶德 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已故中国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将茶德归举为四项: 廉——廉俭育德。茶可以益智明思,促使人们修身养性,冷静从事。 所以,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奋进的象征。 美——美真康乐。 饮茶给人们带来的味美、汤美、形美、具美、情美、境美,是物质与精神的极大享受。 和——和诚相处。 同饮香茗,共话友谊,能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 敬——敬爱为人。 客来敬茶的清风美俗,造就了炎黄子孙尊老爱幼、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三)精选香茗 中国茶按发酵程度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北方人喜爱的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又称香片。窨制香片常用茉莉花、兰花、玳玳花、桂花等。 窨制花茶要在三伏天进行,因为三伏天的茉莉花香气最浓。今天,我们准备了茉莉毛峰、茉莉珍螺、茉莉春毫、牡丹绣球四样香片,供来宾选用。 (四)理火烹泉 (五)鉴赏甘霖 好茶要用好水来泡,这是爱茶人的古训。现时生活中,用泉水、纯净水等泡茶的效果也较好。 古都北京有不少名泉,如延庆的珍珠泉、卧佛寺的水源头、八大处的龙泉等。今天,我们为来宾汲取了大觉寺的龙潭泉水,这种水硬度只有3度,碳酸钙含量低。 用这中软水泡茶,可使茶中的有效成份充分浸出,茶汤明亮透彻,滋味鲜活干 爽。 (六)摆盏备具 自西周起,茶具就从食器中分离出来,成为我国器皿中的佼佼者。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茶的崇敬。饮茶文化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精美的陶瓷具又升华了中国饮茶文化。 China and tea 成为代表美丽东方的一对孪生姐妹,享誉全球。 选用茶具要因茶而异,沏泡花茶要用盖碗,加碗盖有利于保持香气和清洁;茶碗呈现喇叭形状,可使饮茶人清楚地风见到茶叶在碗中的形态,碗底浅可使饮茶人及时品尝到碗根处的浓酽茶汤;碗托可以护手,又可保温,更显示出古都茶文化的考究与尊严。 盖、碗、托三位一体,象征着天、地、人不可分离。 (七)流云拂月 有了好茶好水和适宜的茶具,还要讲究冲泡技艺。 温盏是泡茶的重要步骤,它可以给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八)执权投茶 北京盖碗讲究香醇浓酽,每碗可放干茶叶3克。 投茶时,可遵照五行学说,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一一投入,不违背茶的圣洁物性,以祈求经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 (九)云龙泻瀑 泡茶的水温因茶而异,冲泡花茶要用沸水。 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然后再悬壶高冲,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加速其溶解。一般注水七成为宜。 (十)初奉香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饮茶习俗众多又各有千秋。 江浙一带,喜欢以绿茶待客;广东、福建、台湾则爱用乌龙茶、普洱茶。富有民族特点的还有蒙古的奶茶、云南的三道茶、湖南的擂茶等,真是五彩纷呈,美不胜收。 今天,为来宾奉上茉莉珍螺茶,请品赏。 (十一)陶然沁芳 在饮用盖碗茶时,用左手托住盏托,右手拿起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使茶汤上下均匀。 待香气充分发挥后,开始闻香、观色,然后缓啜三口。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 之后,便可随意细品了。 (十二)泉入龙潭 (十三)品评江山 对茶的品味因人而异。 评茶的方法有:眼观、鼻嗅、口尝。花茶以形整、色翠、香气浓酽为好。 (十四)百味凝春 在品饮之间佐以茶食,能更好地体会茶的韵味。今天,我们准备了茶点,雅号凝春,请来宾品尝。 (十五)重酌酽香 茶要趁热连饮。当客人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主人就应及时添注热水。 (十六)再识佳韵 品饮花茶,以第二泡的滋味最好,因茶中的有效成份已基本上充分浸出,故此时茶叶香酽浓郁,回味无穷。好花茶可以冲泡三开,三开以后,茶味已淡,不再续饮。 (十七)即兴诵章 茶能清诗思,助诗兴。几千年来,古人留下了几千首茶诗,今人的茶诗也日见增多。 在此,我们共同欣赏一首著名茶诗,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全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十八)书画会赏 茶圣陆羽也有一首著名的茶诗《六羡歌》,抄录于今天这幅《陆羽品茗图》上。 此画出自陆羽故里湖北天门志清和尚之手。也许是陆羽24岁离家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的缘故吧,天门人民心中的陆羽如。 5.求描写茶的诗茶烟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 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 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 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 翩然趋避独先知。 咏贡茶 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寒食 [宋]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 [宋]梅尧臣 山寺碧溪头, 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 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 薪桂烦燃爨。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茶花二首 [宋] 苏辙 (之一)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鉏。 (之二)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茶磨二首 [宋]梅尧臣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 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 茶 灶 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山寺喜道者 至佚名 闰年春过后, 山寺始花开。 还有无心者, 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 茶好味重回。 知住南岩久, 冥心坐绿苔。 晚天雨霁横雌霓 曹冠 晚天雨霁横雌霓。 帘卷一轩月色。 纹簟坐苔茵, 乘兴高歌饮琼液。 翠瓜冷浸冰壶碧。 茶罢风生两腋。 四座沸欢声, 喜我投壶全中的。 夏日闲居 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1125-1210)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北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回头诗 【清】曹雪芹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莫分茶 【北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竹枝词 【明】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 白头孀妇哭青风。 自从貂虎横行后, 十室金钱九室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