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秦岭终南山的诗句

1.描写终南山的诗句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我觉得颈联不错,提问者可自行参考下列赏析:诗歌的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2.描写“终南山”的诗词有哪些

1、《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3、《游终南山》

唐代: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4、《望终南山》

唐代: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5、《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唐代: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3.描写秦岭的诗句

1、《登总持阁》——唐代岑参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译文: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译文: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不肯前行。

3、《蓝桥驿见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译文: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4、《秦岭云屏》——唐代淡文远

屏峙青山翠色新,晴岚一带横斜曛。

寻幽远出潼川上,几处烟村锁白云。

译文:彩云象屏内一样直竖着,秦岭更加苍翠清新,天气放晴,云气如带,横抹着夕阳的彩霞。寻求美景不辞远路奔波,来到潼洛川上,但见村落烟雾飘渺,处在白云之中。

5、《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宋代洪适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译文: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

4.写终南山的诗句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copy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bai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我觉得颈联不错,提问者可自行参考下列赏析:诗歌的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du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zhi,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dao传神写照。

5.有关终南山的诗词

1、[宋] 贺铸《题毗陵僧舍二首之二》

原文选段:

古寺不挂寰瀛图,终南山翁何处bai至。

释义:

古老的寺庙没有悬挂着全国的地图,终南山的那个老翁哪儿来的呢?du

2、[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文选段: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释义:

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

3、[唐] 吴筠zhi 《翰林院望终南山》

原文选段:

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释义:

有幸能dao够见到终南山,山高的快要逼近天空了。

4、[宋] 王中立《杂诗四首》

原文选段:

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版。

释义:

我贪恋这终南山的风光,不知不觉太阳就要落山了。

5、[唐] 齐己《题终南山隐者室》

原文选段: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

释义:

终南山的向北方向,直接权下去就是长安城。

6.形容秦岭的诗句

孟浩然《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白居易《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薛涛《别李郎中》: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李嘉佑《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杜甫《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司空曙《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汉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

白居易《送武士曹归蜀》: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7.歌颂秦岭的诗句

歌颂秦岭的诗句:

1、《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译文:

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2、《登总持阁》

唐代: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洲。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扩展资料:

1、《蓝桥驿见元九诗》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言律诗。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失意,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蓝桥驿见元九诗》。

2、《登总持阁》写作背景:

诗里的高阁是总持寺里的建筑,因为它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参写在了诗里。诗的逻辑依然是先写景色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个人感谓。一、二句以夸张手法来表现总持寺阁高耸入云的势态,中间四句写在阁上远眺的所见。

全诗很好理解,就是写一座高阁,只是在最后点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这个结尾内涵还是很多的,不但说明了总持阁的作用,地理位置,还概括了它的环境特点,即清净高远。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作背景: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蓝桥驿见元九诗

搜狗百科——登总持阁

搜狗百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描写“秦岭”的诗句有哪些

1.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释义: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2.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释义: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3.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洪适《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释义: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

4.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释义: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5.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李嘉祐《登秦岭》

释义:去南边登山秦岭,回头看脚下的路始终忧愁。

6.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孟贯《过秦岭》

释义:古代相传这座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

7. 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棱棱。—— 汪元量《秦岭》

释义:巍峨的高峰登上了最顶端,飞尘和草原都变得渺小。

8.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薛涛《别李郎中》

释义:梧桐花落凤凰飞走,想登上秦岭却更觉凄凉。

9. 秦岭巉巉列万峰,晚岚浑欲滴晴空。——文同《北楼晚晴望秦岭》

释义:秦岭巍峨高过其他山峰,晚上的山峦似是能直冲晴空。

10.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孟浩然《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释义:想登上秦岭一望秦川大地,回忆青州的春天美丽的样子。

9.关于秦岭的古诗

1,《蓝桥驿见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原文: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话文释义: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2,《登总持阁》唐代:岑参

原文: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白话文释义: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

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白话文释义: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4,《望秦川》唐代:李颀

原文: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白话文释义: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5,《骆谷晚望》唐代:韩琮

原文: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白话文释义:辽阔的秦川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浩浩荡荡的渭水如绵长的细丝一般穿越三秦。这美丽的风景画是我在归乡途中一望所见的。这次不如不回来啊,怀着这种屈辱的心情回家,仿佛那山岭上的花草都枝枝使人断肠。

10.求关于“秦岭”的古诗句和古文句子

1、《蓝桥驿见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翻译: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翻译: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3、《登总持阁》唐代:岑参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翻译: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4、《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宋代:洪适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翻译: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

5、《别李郎中》唐代:薛涛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翻译:梧桐花落凤凰飞走,想登上秦岭却更觉凄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