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211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5261,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4102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1653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版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权,才一一有着落。 2.早发白帝城的诗中描写速度的诗有哪两句《早发白帝城》诗中描写速度的诗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唐代 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633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扩展资料: 《早发白帝城》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早发白帝城 3.《早发白帝城》最能表现船航行轻快的诗句是什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作者表面在写船的轻快,其实是通过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表达了遇赦后愉快的心情。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当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以及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早发白帝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