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紫䕨的诗句道士醮归秋夜浄,满身薰得紫藤香。《紫极宫》 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题方兴化茔舍》 拂云苍杉杂锦石,紫藤绿蔓相连络。《游南岳福严寺》 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都尉山亭 》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紫藤树》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忆平泉杂咏 忆新藤 》 紫藤垂罽珥,红荔悬缨络。《初夏游楞伽精舍 》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 2.有关写黄柏山的作文初次看到黄柏山的,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不知道这个字的读法。 黄檗山是我们信阳商城的4A级旅游景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公园总面积4010公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松杉林海”、“天然药库”之誉。 在黄柏山,遇见李贽。他化为一尊铜像,站立在书院广场,疑惑地看着慕名而来的游人。 书院是新建的,与之毗邻的是在遗址上复建的法眼寺。寺前的两尊石狮和两棵千年银杏树,应该还记得四百多年前李卓吾老人来此避难的身影。 造访黄柏山,它的博大震撼了我。一座连接鄂豫皖三省的大山,它是淮河的发源地,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 它有秀美的天池和雄伟的瀑布,有四季不凋的原始森林。因为道路施工,我未能到著名的大峡谷饱览险景,却在此意外地遇见了李贽。 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在林间穿行,空气格外清新。 那些当年目睹过古稀老人李贽的古树,曾以自身之氧滋养老人,以大自然的名义给老人以特殊的照料。如今,我们也有幸尽情地享受着它的恩赐。 黄柏山,一座敢于藏匿叛逆者的大山。那个在64岁写出《焚书》,又在72岁写出《藏书》的叛逆老人,大胆揭露道学的虚伪,发出了“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的呐喊。 一个文化专制的社会,怎能容得下如此的叛逆者和启蒙者?在危难之时,黄柏山收留和保护了他。 有了李贽书院,以天然氧吧盛名的黄柏山,又多了一个氧吧:思想氧吧。 听竹 在春雨之后来到竹海。朋友告诉我,这是听竹的最佳时节。 子夜过后,万籁俱寂。鸟儿入睡了,泉水轻轻地亲吻着石头,浅吟低唱,像是在轻声诉说。 而在竹林,却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白天默默地从阳光和雨露中吸收的能量,此时一股脑儿向外释放。 刺激耳膜的声音出现了:嘭!嘭!一个个新的生命拱破土层露出头颅;咔!咔!已经出土的新笋在甩掉笋壳抽节生长。 3.形容冷秋的诗句七绝·秋---组诗 胡秉言 其一·秋雨 濛濛细雨扰田园,阵阵凉风紫燕翩。 碧水清荷菱角翠,百花著玉泪盈涓。 其二·秋实 风推溽暑宇添凉,晨露晶莹稻谷香。 水碧鸭欢弄潋滟,远山枫叶醉红裳。 其三·秋颜 萧萧翠竹掩曲幽,阡陌绵绵紫燕啾。 一叶飘来知素影,谷黄落地尽金秋。 其四·秋情 瑟瑟蒹葭蒲萎黄,香销菡芰叶残殇。 鸳鸯缱绻不离弃,丽质天生戏水狂。 其五·秋意 淡墨轻描菡萏妖,寒调冷色翠微娇。 月凉入水盈盈泪,舒袖嫦娥兔弄箫。 其六·秋殇 秋风萧瑟冷云飘,秋雨敲桐泪叶憔。 秋露凝珠伤感溢,秋霜漫漫染乌梢。 4.描写梅和雪的诗句《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残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著 同:着)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5.形容林竹子的诗句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