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形容古代女子衣着很美的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杜甫《丽人行》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汉乐府《羽林郎》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2.形容女人服饰之美的诗句《丽人行》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羽林郎》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供参考。 3.急求描写古代服装的美的文章,我要参加辩论比赛了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泛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在海外,当人们赞叹韩国人的韩服雍容华贵、日本人的和服美丽端庄时,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韩服只是明朝汉族的一种礼服,而和服只是几款唐朝汉服而已。汉服无论在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剑道、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 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更是纯善纯美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重要象征。 敦煌壁画中有许多飞天,一个个身姿纯美,衣裙飘逸,彩带飞舞,让人目睹后如临仙境,心地顿觉清澈澄明。 体现了古代服饰艺术之美。而大部分飞天服饰充份彰显唐朝帝国富饶美丽的人文背景和那个时代华丽精致、优美典雅的服饰特点。 当古人重德守道,敬神信佛的时候,一些宇宙中的真象就会被神有意的显现给人,那美丽神圣的一切都是人追求和模仿的标准,可见服饰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都是有其背后深厚的内涵的。工匠们在信仰的世界里,他们把人间荣华富贵搬上墙壁,又把天国的富丽堂皇展示人间,天上人间,人间天上,真是天人合一的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半神文化内涵,原来“此衣只应天上有,缘牵万古落人间”。 汉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系结取代扣子,穿着汉服让人神态举止有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脱俗的气质与美感。这些特色不仅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服饰,邻国深受汉服影响而产生的和服、韩服。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汉服代表着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气质,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及敬天礼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汉族人的服装以“上衣下裳,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为特色,其中常见的深衣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使身体藏而不露,雍容典雅。 深衣宽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腰间的衣带象征着做人要平衡中正。 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人的生活起居顺应四时、十二月之序。因此人穿上了深衣,不但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进退行走之间还要想到为人的权衡中正,顺应四时的起居习惯,与天地自然相融合。 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国传统美德。深衣的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 领口左右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交领的右衽覆盖于左衽之上,也体现了右衽为阳在外,左衽为阴在内的阴阳观念,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 深衣背后有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云肩是从隋唐开始发展形成的一种衣饰,它围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 云肩的整体造型,打开来从平面看,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披在人的肩上,云肩上绣有的四季花果和四周垂吊着的绿色长穗交相辉映,人仿佛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包罗万象,耐人寻味。 云肩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创意,体现了万物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和谐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价值。有人说“天圆地方”按现在所谓的科学眼光看是不对的,天怎么会是圆的,地又怎么会是方的呢?其实,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学说并不是地理上的概念,它讲的是一种道,一种规律,一种文化。 天圆,代表的是天道圆容,讲究的是和谐、循环的规律;地方既如人道,讲究的是方正、中和,行为有规范,这才是“天圆地方”所表现的真正价值——“人合一人合一”天。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追本求源,方知“天人合一”乃其精髓所在。 遵道而行 在古代,即使重现实而不想修炼的人,也明白“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思想,由此衍生出做人必须遵守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以及“善恶有报”的普世价值观。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西汉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直接影响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皇天在上,苍天有眼,中国人把遵循上天安排的“道”看得十分重要。做事守规矩,按“道理”行事,首先就得按照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道义,而不能肆意妄为。 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的舞蹈、音乐、绘画、服饰、饮食、武术等艺术形式,方方面面都要讲究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各种细节都带有敬天礼佛的端庄和虔诚。 古人的裙子上常常配有一块玉,它的名字叫“玉环绶”。用条带系于腰间,垂下来。 “玉环绶”的作用一个是美观,另外就是可以压住裙幅。当走路时有风吹来,不至于使裙子随风飘舞而有失雅观。 同时呢,玉本身具有一种高雅、圣洁的美,是其他东西不能替代的。《礼记•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认为玉具有仁、智、义、乐、忠、信等美德,以象征君子之德。古人佩玉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也要像玉一样清透而温润,品行举止要以玉为榜,自始至终都怀有高尚的美德。 4.描写衣服很好看的句子有哪些1、浅色罗裙缭姿镶银丝边际,水芙色纱带曼佻腰际,着了一件紫罗兰色彩绘芙蓉拖尾拽地对襟收腰振袖的长裙。 2、袖口处绣着的淡雅的兰花更是衬出如削葱的十指,粉嫩的嘴唇泛着晶莹的颜色,轻弯出很好看的弧度。如玉的耳垂上带着淡蓝的缨络坠,缨络轻盈,随着一点风都能慢慢舞动。 3、一袭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外罩品月缎绣玉兰飞蝶氅衣,内衬淡粉色锦缎裹胸,袖口绣着精致的金纹蝴蝶,胸前衣襟上钩出几丝蕾丝花边,裙摆一层淡薄如清雾笼泻绢纱,腰系一条金腰带,贵气而显得身段窈窕。 4、穿着一件略嫌简单的素白色的长锦衣,用深棕色的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奇巧遒劲的枝干,桃红色的丝线绣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 5、一根玄紫色的宽腰带勒紧细腰,显出了身段窈窕,反而还给人一种清雅不失华贵的感觉,外披一件浅紫色的敞口纱衣,一举一动皆引得纱衣有些波光流动之感,腰间系着一块翡翠玉佩,平添了一份儒雅之气。 6、一袭青色衣裳,一件青色的石榴裙,外批一袭青色纱衣,肩上有一条用上好的淡淡的黄色丝绸做成的披风,穿上与裙子绝配,裙上绣着白色的百合,那白里透着点红,就犹如那白皙红润的脸庞,上层头发盘成圆状。 7、身着一袭白色繁花抹胸,外披一件白色纱衣,那若如雪的肌肤透亮,三千发丝散落在肩膀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发饰,只是带了许多繁花,红白的繁花衬托着哪张雪白透晰的脸庞,身上缠着黄丝带,显得十分妖艳迷人。 8、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9、身穿一袭粉色石榴裙,淡黄色的裙上带有粉色的绸带, 美丽的秀发用一个小巧紫色的簪子盘上 ,带着一条粉带丝带上还有着梅花的香味 同样带着一个玉手镯和一条白色玉坠身上还散发出淡淡的胭脂香 ] 身着一身浅蓝色纱衣,肩上披着白色轻纱,微风吹过,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10、一头青丝散散披在双肩上,略显柔美,未施一丝粉黛,缓缓在御花园散步,看着已经过了花期的牡丹,不禁想到自己,自己现在有着皇帝的宠爱,就如同盛开的牡丹,妖艳,绚丽。 11、斜肩的礼服,露出一侧的锁骨和肩膀。锁骨的上方挂着一个小水晶瓶项坠,水晶瓶里有无数小星星。白色的水晶护肩扣在肩上,水晶护肩的边缘装饰着碎金流苏。礼服紧紧地贴着身体的线条,在腰间攒出云朵般锦簇的褶皱,然后突然释放宽的的裙摆。星光般的钻石点缀其间,褶褶生辉。 12、她穿的服装有着一种触目的朴素,给她一种超越的气度。她的丰满、光润的圆颈项,围着一寸阔的串全是切成许多小平面的方块黑宝石的项链.显得更是白里透红。 13、她穿着豪华的黑缎长服,像鱼鳞般闪着红白相间的小金片··这女人的裙子上缀满了宝石和玉石,简真像一件红宝石铠甲。她的裙子摊地上,像一团荷叶摊在水上。 14、她在那件美丽的、褶襞向下飘动的无袖长艳外面,又罩上一件雪白的垂着紫色流苏的坎肩。 15、黑纱旗袍,紧裹在臂上的袖子长过肘,裾长到踝,怪幽静地衬出欣长窈窕的身材。 16、她那镶苔藓和常春藤花边的白舞服轻轻地沙沙响着。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污垢。孔明头戴纶巾,身拔鹤氅,飘风飘然,有神仙之概。 5.描写女性静态美的句子,或者描写穿汉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内)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6.形容民国女子服装的句子有哪些1. 淡绿色的长裙,袖口上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裹胸。 2. 身子轻轻转动长裙散开,举手投足如风拂扬柳般婀娜多姿, 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 3. 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一袭大红丝裙领口开的很低,露出丰满的**,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满头的珠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鲜红的嘴唇微微上扬,好一个绝美的女子 。 4. .她今日隆装盛饰了一番,浅粉色的百子刻丝旗袍,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像是支在冬日里绽放的桃花,娇艳动人。这些达官贵人见的女人多了,这梅花妆也见过不少,但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 5. 可以说是一件神秘莫测的事情:自从慈禧垂帘听政,以“母仪”昭著天下才揭开这一秘密。流行于清末的“大拉翅”被世人认定是宫廷后妃的正式发式,宦官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法,流传至今的戏剧舞台上。其实,清代后妃发式也与清代社会发展一样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朴实到奢华的过程。 6. 她蹲在地上理着箱子,膝盖上贴着挖花小茶托,身边堆着预备化装跳舞时用的中国天青缎子补服与大红平金裙子。 7. 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 8. 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 9. 民国女子,宛如清水湖上的绿色奇葩,带着莲的温婉,带着梅的孤傲,带着桃的烂漫,荷的清高。 10. 说到民国女子,怎可以忽略中国的经典--旗袍,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海派旗袍,乃旗袍中的典范。民国时的宋氏三姐妹,把旗袍的美淋漓到了极致,把女人的气质也美到了极致,不晓得是旗袍成就了女子的美,还是女子的美演绎了旗袍的灵魂。 11.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12. 君不见那绫罗绸缎,艳之韵之,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美哉!天之仙子莫过于典雅高贵的中国服饰国粹——旗袍。 13. 说旗袍是诗一点也不过分,它以其流动的旋律和浓郁的诗情表现了女子的贤淑、典雅和温柔,它是中国女人的一种情结、一种梦幻,是镌刻在中国女人骨子里的美丽。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中国女人的地方,就有美丽旗袍的靓影。 14. 她身着一身红色的旗袍,看上去像是静静地倔强的从墙角开出的野蔷薇,就像一只翩翩欲舞的红色蝴蝶,充满了那种旧时代与新时代气质的完美融合。 15.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原是麻油店千金,嫁入大户后,为了不被人看轻,在衣着上是紧追潮流的。她“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辛亥革命后,一度掀起过女权运动。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上衣下裤成了女子的时兴装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