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劝人勤奋学习的名言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论语·卫灵公》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论语·宪问》 译文: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2.论语中用“勤奋专心”来概括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1隅不以3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整天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有问题请追问。 望采纳,谢谢! 3.劝诫人们勤奋刻苦的诗句1、诗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出自:魏晋·陶渊明《杂诗》 释义: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2、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 释义: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3、诗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代·朱熹的《偶成》 释义: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4、诗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自:唐代·孟郊的《劝学》 释义: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5、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释义: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4.描写勤奋刻苦的古诗 要整首诗1,《劝学》唐代:颜真卿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劝学》唐代:孟郊 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白话文释义: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3,《勤学》宋代:汪洙 原文: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白话文释义: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4,《读书》宋代:陆游 原文: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白话文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5,《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原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白话文释义: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