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励志的诗句古诗给孩子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2.从小被逼着背古诗词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只是”逼",说不好会适得其反,激出孩子的逆反心理来。 如果能把“逼”换成“陪伴”,那我能明确的告诉你,是自豪。 小孩子并不能准确的理解古诗词的具体含义,这并不是小孩子必须的;小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用心陪伴,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大人如果能陪着孩子念诵古诗词,一字一句的慢慢讲解给孩子听,哪怕孩子不理解这些古诗词的意思,但是孩子的直觉会领悟到大人的心意,也许孩子小,不能准确的表达出这个意思来,但是只要大人亲昵的对着他一遍一遍的说,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学习到了。这是孩子的本能。 即使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甚至小学,这种需要父母亲昵的本能和不自觉的学习的本能也不会消退。换句话说,你对孩子多用心,孩子就多优秀。小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好的。 你可以不理解,但你想孩子学的好,自己就必须能够字字清楚明白的读给孩子听,能够陪孩子一句一句的念诵,陪孩子一点一点的啃注释什么的一点儿也不妨碍孩子会学得比你好,绝对不要扔给孩子一本书就完事儿了。死硬不行的要求孩子背诵,是最差劲儿的。 依靠本能学会的古诗词,是孩子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所以选文方面一定要用心。 小孩子学会以后,小学初中的老师提到那一首诗词,别人都不知道,就他能够流畅的背诵,侃侃而谈; 等到初中,高中学业紧张的时候,当他拿到语文课本,发现里面的古诗文自己早已刻在了心里,那种自豪,那种心里大舒一口气,我肯定能够学的比别人轻松比别人有把握的心理,对学习是大有帮助的。甚至日常的言谈之中,也会不自觉的带出一两分文采来,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岂是自豪能够描述。 3.求一首描写孩子的古诗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 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一,又字拙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 [注释] 1.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 是抚摸着堤岸。 2.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4.纸鸢:鸢:一种鹰;纸鸢即风筝。 [译文]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 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4.描写小孩的古诗01、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02、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03、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04、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0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如何培养孩子背诵古诗词的兴趣一是要讲明背诵的益处。以唐诗宋词为主体的古代诗词以其文字的精练、意境的深远和表达的准确等特点成为千古传唱的佳篇佳句,今人熟读并掌握一些古诗词,对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好处。我小时候就背诵过好多古诗词,不少诗词至今仍记忆犹新。而且这些熟记的诗词对我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作为家长,应当将背诵古诗词的这些好处告诉孩子,让孩子产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是要讲清诗词的概况。背诵任何内容,最大的忌讳就是死记硬背,背诵古诗词更是如此。因此,家长朋友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孩子背诵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在背诵一首古诗词时,家长要将这首诗词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及诗词含义等讲解给孩子听,让孩子对这一首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关于这一点,朋友们可以到我的博客上查找《唐诗三百首》和《古诗词集锦》就能查到有关资料的。 三是要创新背诵的方式。如果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孩子就会渐渐失去对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当不断创新背诵古诗词的方式,以此来不断增强孩子的兴趣。例如,可以购买一些介绍古诗词的录音磁带每天播放给孩子欣赏悠闲的音乐和标准的普通话古诗词朗诵;同时可以购买一些相关的古诗词图书让孩子欣赏与具体诗词相配的优美插图。家长可以让孩子一边听、一边看,而不要强求孩子去背诵。此外,还可以与孩子开展“背诵古诗词擂台赛”。开始时可以采取“你背诵上句,我背诵下句”的方法,然后可以采取“你背一首,我背另一首”的方式。当孩子对古诗词掌握得比较多了之后,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古诗词接龙”的游戏,也就是当一个人说出一句古诗词后,另一个人须以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开始说出另一句古诗词。 总之,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背诵古诗词,不要让孩子为背诵而背诵。只有努力培养出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后,才能达到背诵古诗词的真正目的,也才能真正起到背诵古诗词的效果。 6.描写孩子的古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 上》——(唐)白居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清)袁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雷 震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古诗词形容孩子池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