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中取栗的成语典故【出 处】1,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2,徐铸成《旧闻杂谈·王国维与梁启超》:“段祺瑞只是一时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他的垫脚石,而仁公成了他的‘猫脚爪’,火中取栗后,就被抛弃了。” 3,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典故 从前有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到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猴子馋得口水直流,就问猫喜不喜欢吃栗子。猫表示想吃,猴子叫猫趁主人不在场时去烧着火的锅里拿栗子,猫忍着烫把栗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猴子则在一旁乐呵呵地一个个吃栗子。 2.“首当其冲,火中取栗,七月流火,出神入化,一泻千里”成语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所以此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 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