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读书多的诗句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二、关于读书的名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8.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2.形容多读书的诗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形容家中藏书极多的诗句有哪些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 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可作灾。——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 手抄万卷未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黄庭坚 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黄庭坚《谢王仲至惠兆州砺石黄玉印材》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陆游《冬夜读书》 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辛弃疾《汉宫春》 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邵亨贞《邵氏诗词库》 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陆游《陆游诗集》 4.有没有形容书多的词语有形容书多的词语。分别是:汗牛充栋、文山书海、卷帙浩繁、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一、汗牛充栋 读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解释: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出处:《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读书者有几? 译文:牛要累得出汗,放满整个屋子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家读书的能有几个? 例句:这位老先生藏书之多,用汗牛充栋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二、文山书海 拼音: wén shān shū hǎi 解释:文件多得像山,书多得想海。指文献量十分巨大,浩瀚无边。 例句:笔墨诗词度岁月, 文山书海陪人生。 三、卷帙浩繁 拼音:juàn zhì hào fán 解释;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力不给。” 译文:书籍很多,也恐一时之间纸价上涨,财力,资力达不到。 例句:剩下的时间,他全都钻进了卷帙浩繁的书海。 四、数不胜数 读音:shǔ bù shèng shǔ 解释: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郁达夫《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数量极多。 近义词:不计其数、多如牛毛、不可胜数。 反义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例句:我们班的小能人数不胜数。 五、不计其数 读音:bù jì qí shù 解释: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 用 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2] 近义词: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一而足、数不胜数 反义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例句:你的笔多得不计其数。 5.形容读书的诗句比较多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6.形容书非常多的四字词语举不胜举、不可枚举、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不可胜数 一、举不胜举 [ jǔ bù shèng jǔ ] 【解释】: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二、不可枚举 [ bù kě méi jǔ ] 【解释】:枚:个。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形容数量、种类极多。 【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翻译】:似乎这些话,不可以列举。 三、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自】:《论学习共产主义》:我们决不能像旧学校那样,用数不胜数的,九分无用一分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 四、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出自】: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翻译】:有人认为官军民兵在城里的人约二十万,而分散在四郊的人,没法计算数目。 五、不可胜数 [ bù kě shèng shǔ ] 【解释】: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出自】:春秋.墨子《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翻译】:百姓之道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也数不过来。 7.形容书籍的诗句有哪些1. 宋代:赵恒《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2. 唐代:张籍《寄菖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3. 唐代:赵嘏《洞庭寄所思》 日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书中自报刀头约, 天上三看破镜飞。 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4. 唐代:张谓《寄李侍御》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5. 唐代:方干《江南闻新曲》 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摧。 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