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小孩安静读书的诗句

1.描写“安静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读书》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释义:

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2、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出自唐代李白的《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释义:

清晨赶赴宫中,晚间往金马门待沼。翻看前人的残卷遗篇,探讨古贤的著述穷极奥妙。哪怕只有片言与前人暗合,也不禁掩卷而笑。苍蝇点污白玉轻而易举,《阳春》《白雪》却难以找到同调。我本是疏懒散漫之人,却多次遭到狭隘之人的嘲笑。

天高云淡正值秋高气爽,不禁回忆起昔日林壑间的游眺。有时清风徐徐吹来,闲倚着栏干我放声长啸。严光在桐庐溪畔垂钓,谢灵运通游天涯海角。何时才能功成身退,从此在烟波间投钓?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释义: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出自唐代刘昚虚的《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释义: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5、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释义:

时光过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见太阳就干,红花一遭霜打就蔫。自从与君离别以后,仿佛俯仰之间春花就换了秋枝条。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云化飞雨从江面上扑来,卷起浮尘直入你的珠帘帷帐。

也知道你此时一定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屋里,也知道你此时一定在思念我。我独自一人在南楼读道书,幽静清闲仿佛在神仙的居所。可惜的是没有那个喜欢闹闹的人提酒来,只能希望你写篇动人的文章来提提神!

2.形容孩子刻苦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一、宋代 叶采《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译: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二、唐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三、唐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

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四、宋代: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五、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描写和孩子共读书的诗句

长歌行

【作者】佚名 【朝代】两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注释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4.描写“安静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读书要三到》宋代:朱熹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书》明代: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劝学》唐代: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