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桂林溶洞的诗句

1.描写“溶洞”的诗句有哪些

1. 《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

五代:孙光宪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舷惊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觽。

2. 《武夷山》

唐代: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3.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 《箕山》

唐代:汪遵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5. 《罗浮山父与葛篇》

唐代: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6. 《咏利城山居》

魏晋:支遁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7.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陈子昂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8.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

唐代:李商隐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

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9.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宋代:陈亮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10. 《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宋代:曾宏正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惊龙卧,攀栖鹘,翳鸾凰。秋爽一天凉露,桂子更飘香。坐我水精宫阙,呼彼神仙伴侣,大杓挹琼浆。主醉客起舞,今夕是何乡。

2.描写溶洞古诗句

(一)

溶洞之美,疑为天上宫阙。

栈道凌空,百洞相接。

天佛居首,风洞忝列,

金铃响,雨霞飞,苍龙跃。

一片钟乳耸立,几多石瀑迭叠。

天洞洞天,观景景观,

海底石花,倏忽明灭。

龙腾瑶池,甲影历历,

虎踞灵虚,仙气嗟嗟。

莲池酿石蜜,饮之如甘饴;

天幕垂管甬,击之如磬乐。

西风掀帘,圣火神灯歇;

巨幔垂缨,卷起千堆雪。

瑰丽矣,妖娆矣,

溶洞之美景北国绝。

溶洞之奇,恍若海市琼楼。

玉笋奇石,参差峥嵘。

亭台轩榭,浑然天成。

无字两丈碑,得苍岳之哺,

圣文赫赫;

浮屠七层塔,似天铸神钟,

梵音隆隆。

众仙聚会,佛祖乍指,

一柱擎天势恢宏;

群罗降魔,金刚执杵,

半壁神话惊浮生。

冰山脚下,佛陀涅槃,

百神厅里,可纳万丁。

遂看万千气象,至大至伟,

至灵至动,丹青妙手,

原本天工。

奇诡矣,风骚矣,

溶洞胜景聚宾朋。

******

(二)

走进银子岩,抚摸你冰冷的肌肤,

温润如玉,冰澈似骨,

走进你,如走进一位,

囚禁多年的少女怀中,

阴冷似一首,忧伤的情诗,

洗尽我,心上的烦躁。

闪烁的霓虹灯,更加渲染了,

你的,凄婉和苦楚,

不断滴下的水滴,晶莹剔透,

如你千年的泪水,滴在我的嘴唇上,

好苦好涩,有哪一个,

闪烁的镁光灯,能读懂,

你写了,千年的情诗,

这一处的岩石,是一群,

正在诵经的和尚,从经书中,

渗出的一滴滴氺,是木鱼,

求生的呼声,和尚,

为了你手中的木鱼,

出去,透透气吧,

让明媚的阳光,照进你的心灵,

不然,你诵了几万年,

连自己,也没有度出阴暗,

怎么能,普度众生呢?

******

(第三首)

从天外飞来,你修长的披肩,

凝固的美,倾泻啧啧的赞叹。

霓虹飞舞,铺开五彩的爱恋,

静中有动,秋千这别有的洞天。

被射灯抚摩,让目光沿诗意攀援,

地下河的泉涌,反哺你这心之上岸。

交出我的笔,临摹山石的漪涟,

饱蘸丽影,让美 风情千年。

******

(第四首)

福地洞天胜景幽,神工鬼斧历千秋。

四通八达多诗意,百态千姿若画留。

泉水饮甜添禄寿,和风拂爽喜心头。

游人玩赏留连返,搏展情怀乐唱酬。

******

(第五首)

千年溶洞一奇观,砌玉堆金自滴泉。

何必谒仙求佛石,佛家不与俗家连。

******

(第六首)

五百台阶走下端,欣观瀑布畅流欢。

惊人轰响三千米,疑是天神试乐坛。

******

(第七首)

只闻此处美名扬,怎晓机关地下藏。

大佛小神围满座,珍禽异兽聚全堂。

静如主帅思谋策,动似群雄论计方。

应是九天仙界物,缘何散落变风光。

(来源于网络)

3.描写溶洞的句子

1、垂挂在洞顶的一块岩石,好像一匹昂首狂嘶的骏马。

2、在水洞里航行,曲折荡漾,水石莫分,奇幻异常,犹如遨游东海龙宫一般。

3、走近水帘洞,啊,好美啊!虽然水源稀少,但好像是白色玉带随风拂,散成千条万缕的珠链。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绮丽,晶莹夺目,真是“赤壁千寻晴凝雨,明珠万颗垂画帘”。

4、洞中的景色真可谓是别有洞天:“山鹰戏熊”、“金鸡独立”等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5、在小城远郊的半山腰有个仙古洞,洞口有块大石头像火炬,上尖下窄,当中圆,火焰的尖端,好像被风吹歪了。

4.赞美桂林溶洞的作文

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会让您流连忘返,终生难忘;桂林不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山水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会让您在它的历史长河之中倾听它那流传千古的故事,回味它那余味无穷的篇章。

桂林山水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一本厚厚的书,气势恢弘,博大精深;是一首长长的歌,流光溢彩,韵味绵长;是一幅大大的画,美丽无比,秀甲天下。在大家来到桂林的几天中,请您静静地听,多多地看,慢慢地游,细细地品,相信新的桂林、新的旅游,定带给您新的享受。

桂林,自古就以山水甲天下著称。改革开放以来,更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年接待国内外游者已超千万人次大关,其中入境游客突破百万人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5名。

作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桂林,今年4月在该市举行的2005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8月份的国际旅游摄影节,更令世人瞩目,它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桂林在国内外旅游业的影响力、竞争力的一个良好契机。“把桂林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文明、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这是新千年到来之际,桂林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目标。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人口486万(市区人口72.16万),面积达2.78万平方公里。

年均气温16.5℃-20.5℃,森林覆盖率66.5%,雨量充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被誉为最适合人类休闲、旅游、居住的地方。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端,西北与贵州省、云南省、北面与湖南省,东与广东省、南面与越南交界,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桂林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资讯发达,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两江国际机场开通近100条国际、国内航线。一、桂林因“桂树成林”而得名,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的“桂林郡”,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文化遗址丰富。

秦代建筑灵渠,是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与古运河、都江堰齐名;明代的靖江王城的王陵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城和陵墓。此外,还有被誉为“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文庙;有历史悠久的全州湘山寺;有历代摩崖石刻3000多件,其中“桂海碑林”、“西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桂林山水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独特山水源自岩溶地貌的发育。桂林形成了神姿仙态的峰林,幽深瑰丽的溶洞和神秘莫测的地下河。

这些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桂林山水”。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其中,最佳景区有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的芦笛岩;有为人熟知的桂林市城市标志象鼻山;有挺拔峻峭的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有宜探险漂流的资江;有海拔2142米、被誉为“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有刘三姐当年对歌、抛绣球的阳朔大榕树公园;有度假保健胜地龙胜温泉;有瑰丽壮观的龙脊梯田;有“水绕青山山绕山,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界上最长最美的画廊――漓江。

特别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和产品有“世界溶洞奇观”的银子岩;“生态环保的典范”古东景区;“人间仙境”的世外桃源;“原始自然的小漓江”遇龙河景区;与威尼斯环城水系相媲美的两江四湖;“野生动物的繁殖基地”熊虎山庄;还有晚上中外游客火爆观赏的印象刘三姐和梦幻漓江,等等。是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之瑰宝。

芦笛岩、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公园、世外桃源、漓江等被国家评为4A级景点景区。桂林,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境内有苗、瑶、侗、壮等37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8.5%,民族风情各具特色。秀美的桂林山与浓郁的民俗风情相结合,使妩媚的山水更添生动,纯厚的民俗风情更添清丽。

桂林市内的刘三姐景观园及少数民族风情园就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二、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其声名远播的最大资本。

为此,桂林市历届政府都把环境保护列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确保桂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1998年率先在西部地区确定创造环保模范城市目标。如今,桂林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路宽了、城绿了、美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9.5%;水清了,空气纯了,整个城市的空气、水、声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优良水平以上。

年逾300天空气质量达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的一级标准,漓江已成为中国流经城市水质最好的河流,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都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52%,成为全国环境质量最好的五个城市之一。由于桂林注重处理好山水。

5.描写桂林景色的诗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陈毅

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没有一个像桂林这么美丽的-- 尼克松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千峰环野立 一水抱城流

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

漓江春水绿悠悠

细雨昊天结伴游

两岸奇峰看不尽

碧莲峰下泊行舟

------**1959年游阳朔作

水如罗带山如屏

奇秀莲峰古有名

东岭朝霞新面貌

锦绣河山寿阳城

-----美术家帅础坚1960年

古代碧莲峰又称寿阳山,因此阳朔又称寿阳

陶潜彭泽五株柳

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怎如阳朔好

碧莲峰里住人家

----唐代校书郎 尚书郎沈彬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

无水无山不入神

-----爱国志士吴迈1935年

带字石刻为清朝阳朔知县王元仁于道光甲午年(公元1834年) 王元仁相传为王羲之后裔

带字高5。73米 宽近3米

“一带河山

举世无双

少年努力

万古流芳”

九马画山

自古山如画

而今画如山

马图呈九首

奇物在人间

-----清人徐云

莲峰钓石开诗境

渔火朝霞入画图

古寺重光千载梵音流逸韵

碧莲叠翠一江清景展新图

画窗八景: 鉴寺遗踪 朔城佳境 双峰锁江 古榕藏猫 东岭朝霞 白沙渔火 南厄古道 碧莲叠翠

西郎何事面西方

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良朋时一遇

东郎未会恨斜阳

鸟语君行早

花香客去迟

争道桂林好

岂知阳朔奇

无山不如画

到处总相宜

阳朔风景甲天下

天下风景数兴坪

人家都在画图中

风景尽在西街中

天下风光数桂林

岂知阳朔更怡情

荔乡山水几清幽

山外青山楼外楼

虎吞金钗落碧水

大光亭下月移舟

6.赞美桂林象鼻山的诗句有哪些

1、《送谭八之桂林》唐代诗人王昌龄

原文: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译文:我心里面的思绪在两岸的猿鸟声中飘到远处,在寒冷的天气里桂林是水流长久不息。

2、《赠桂林友人》唐代诗人李频

原文: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译文:朋友你家住在美丽的桂林漓江旁,每日做饭都用桂树的枝丫烧。

3、《象鼻山》明朝诗人孔镛

原文: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

译文:象鼻正在畅饮如玉带一样的漓江水,本来桂林有很多奇特的山峰,即使在白天看象鼻山也百看不厌。

扩展资料:

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

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鼻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