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太行山美景的诗句

1.描写太行山的诗句

1、唐 李白《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白话文释义: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2、元 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白话文释义: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3、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白话文释义: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汉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白话文释义: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扩展资料:

1、《北上行》文学赏析: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

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

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2、《行路难》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3、《苦寒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上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路难三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寒行

2.描写“太行山”的诗句有哪些

1、苦寒行 魏晋: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2、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宋代: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3、淇澳青青水一湾 清代:郑燮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4、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代:高适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5、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清代:陈维崧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6、秋日望西阳 唐代: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7、赠太行开路者 唐代:于濆 手劚太行山,心齐太行巅。劚尽太行险,君心更摩天。

8、悲哉行 唐代:王昌龄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9、墙阴歌 唐代:刘禹锡 君看眼前光阴促,中心莫学太行山。

10、苦别离 唐代:邵谒 安得太行山,移来君马前。1、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中国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通过研究发现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2、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 。

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

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3、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读音xiè,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4、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5、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早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云郎(徐紫云)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6、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

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

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刘沧所作的《秋日过昭陵》结联云:"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在他之前,唐人把唐太宗的陵墓写得这样凄凉的不多。

胡震亨云:"刘沧诗长于怀古,悲而不壮,语带秋意,衰世之音也欤?"(《唐音癸签》卷八)7、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

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

3.描写太行山冬天景色的诗词

《苦寒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4.描写“太行山”的诗句有哪些

1,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出自唐代:李白《北上行》白话文释义: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2,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出自元代: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白话文释义: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

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白话文释义: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4,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出自清代: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白话文释义:晴日丘峦历历在目,就像美人的发髻。

远望蜿蜒曲折的太行山如同蝌蝌。稗花开满田中,像浓重的霜雪落了一寸多厚。

5,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出自魏晋:曹操《苦寒行》白话文释义: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5.赞美太行山的诗句

苦寒行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绿.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太行山大峡谷无名氏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太 行 山 无名氏心旷天欲高,豪气干云霄.未得强贼首,不敢笑黄巢。

6.赞美太行山的古诗词

如下,望采纳:

行路难三首·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太行山石壁

【作者:无名氏】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校。

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途次望太行山

【作者:释保暹】

盘影遮空黑。愁生入望赊。

高来难客路,深去断人家。

翠死寒溪水,香残别洞花。

今宵何处宿,山口日将斜。

初入太行路

【作者:白居易】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诗句: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苦寒行》【东汉·曹操】

君不见太行山,撑天拄日高郁盘。-《行路难三首》【作者:张时彻】

7.赞美太行山的古诗词

如下,望采纳: 行路难三首·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太行山石壁 【作者:无名氏】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校。 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途次望太行山 【作者:释保暹】 盘影遮空黑。愁生入望赊。

高来难客路,深去断人家。 翠死寒溪水,香残别洞花。

今宵何处宿,山口日将斜。 初入太行路 【作者:白居易】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诗句: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苦寒行》【东汉·曹操】 君不见太行山,撑天拄日高郁盘。

-《行路难三首》【作者:张时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