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富到穷的诗句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相见不相识,散入春风满洛城?(王维.江静潮初落.潮平两岸阔.(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风正一帆悬、中庭地白树栖鸦;君自故乡来,归心日夜忆咸阳.5.人春才七日.今夜月明人尽望.夕阳西下,离家已二年,低头思故乡.我行殊未已,边秋一雁声,江春人旧年,月是故乡明,应知故乡事,小桥流水人家.有弟皆分散.来日绮窗前.明朝望乡处,不敢问来人:《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乡音无改鬓毛衰,传闻至此回,冷露无声湿桂花.10:《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刘皂,林昏瘴不开,古道西风瘦马1.旅馆寒灯独不眠、枯藤老树昏鸦,却望并州是故乡.十五夜望月(王建)12.此夜曲中闻折柳,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唐〕高适2.阴月南飞雁,应见陇头梅.露从今夜白.举头望明月,客心何事转凄然.无端更渡桑干水,不知秋思落谁家,何人不起故园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1,寒梅着花未,疑是地上霜.(李白,无家问死生,行舟绿水前.近乡情更怯.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3.岭外音书断.乡书何处达.故乡今夜思千里:《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飞声.(薛道衡:《渡汉江》)4.客路青山外,经冬复立春,归雁洛阳边:《回乡偶书》)13/.(宋之问,断肠人在天涯?(贺知章.海日生残夜:《春夜洛城闻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何日复归来。 2.形容“家庭”的诗句有哪些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田家》宋·范成大 译文: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村里的年轻人各自都得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天真还未懂事的小孩还没学会如何去帮助耕种和织布,但也会在桑树下面学起了种瓜。 2、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 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3、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 译文: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译文: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