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自编诗词一夜桃夭凋如血,不若芙蓉红泪垂。 旧柳怜人拂风流,还教红豆相思羞。若水佳期若梦约,若离若近万里牵,若花解意今宵见,勿遣清愁对月眠。 廊下双飞燕,绕客鬓角边,眉间萦笑意,共君月下归。别来沧海事,去离暮钟垂,红尘儿女多,不问客家谁。 梅点妆,婵月霜,此心若识一株香,画梦清影长。梧桐秋月夜来霜,浣女犹忆清漏长。 南宫玉枕无颜色,且将团扇挽素鸯。红罗帐里君早召,白露寻梦久薄凉。 长信不识归燕拓,还向桃庵觅流光。 对镜思缘——七夕月下开妆镜,婉笑枫林间。 执手为君颜,情意两相牵。 绿酒歌一遍,飞天舞鹊仙。 只恐重逢时,相思一叶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穆离原创。 2.求改编的古诗仿古戏今绝句十首(剥皮诗)(来自网络) 仿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闲侃网聊正火红。公事不知几时办?等完春夏又秋冬。 仿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笑辞故国彩云间,北美西欧数月还。政纪党风拦不住,飞机又过万重山。 仿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农家老幼对愁眠。一村青壮打工去,他载谁人再种田? 仿唐陈陶《陇西行》 矿难频频不忍闻,几多兄弟别红尘。可怜井下冤魂骨,犹是孤儿梦里人。 仿唐王翰《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豪饮还添小姐陪。醉卧青楼君莫笑,官场自古有胡来。 仿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两栋高楼未十年,一声炮响化云烟。美其名曰兴城建,实乃官商为赚钱。 仿唐杜牧《清明》 汽车时代闹纷纷,尾气熏人欲断魂。借问医家何处有?托儿摇指肺癌村。 仿宋晁说之《打球图》 高校千门万户开,穷家子弟望而哀。爹爹已老妈多病,学费几千何处来? 仿宋苏轼《花影》 哄哄闹闹上麻台,几度家人叫不回。刚把月光送将去,又迎红日上升来。 仿清赵翼《论诗》之二 建国刘张污事传,至今已觉不新鲜。现时贪吏批批出,腐败官场到哪年? 3.高中语文课本中改编成歌曲的古诗词有哪些1、《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3、《红楼梦.葬花》 葬花,是越剧古装戏《红楼梦》中的经典选段,常演剧目。是越剧王派花旦唱腔中的名家名段。是以四大名著《红楼梦》为故事蓝本改编的越剧版本,广大越剧迷中有很大的影响和流行面。 《红楼梦·葬花》要体现的是: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女,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 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而这种哀怨、悲凉、孤独的心境在受到恋人“贾宝玉”的“冷落”时显得更加的淋漓尽致。 4、《春江花月夜》 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 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5、《雨霖铃·寒蝉凄切》 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