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处暑时节的诗词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元宫词(一百三首)(明)朱有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处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描写处暑时节的诗词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元宫词(一百三首)(明)朱有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处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24节气有关处暑古诗有哪些关于处暑的诗词有:《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原文如下: 1、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宋)张嵲 2、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贵谷子 扩展资料 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4.处暑诗词:关于处暑的诗词有哪些1、《处暑后风雨》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译文:大风伴着大(阵)雨,将酷暑一扫空。天气瞬间就变得凉爽起来。窗纸上有空隙,嗤笑拿着扇子没有用了。儿童在读秋风赋,令人回忆起醉翁来。 2、《长江二首其一》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译文:处暑之后不过三天,就有了阵阵凉风,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真是千金都买不来的。如今虽然人已年老,早已看透了世间的万事,那青草依然生机勃发,我的内心仍然清静寂定。 3、《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译文: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4、《闲适》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译文:一年四季都挺喜欢,最欢喜那孟秋的时节。柴门傍着野水,邻里的老叟闲来无事,相约相聚。 5、《元宫词》 明·朱有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译文:把新漉取的白酒装进玉壶,在水亭处暑的暑气一点都没有了。元帝与高丽奇妃共饮,问到:比你喜欢的西凉葡萄酒如何? 5.关于“处暑”的古诗1、《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2、《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3、《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4、《处暑》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5、《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6.关于处暑的古诗词诗句谚语有哪些 关于处暑节气的农谚关于处暑的古诗词和谚语如下:1、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宋)仇远《处暑后风雨》2、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宋)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3、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宋)苏泂《长江二首》4、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宋)王之道《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5、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6、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7、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8、热熟谷,粒实鼓。 9、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10、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7.24节气有关“处暑”古诗有哪些关于处暑的诗词有:《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原文如下: 1、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百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宋)张嵲 2、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度。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贵谷子回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秋季正悄悄到来,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这一节气也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8.关于"处暑"的古诗有哪些1.悯农 (1)原文: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菊花 (1)原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3.处暑后风雨 原文: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4.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1)原文: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2)译文: 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 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 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 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9.关于"处暑"的古诗有哪些1.悯农(1)原文: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译文: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2.菊花(1)原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2)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 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3.处暑后风雨原文: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4.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1)原文: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2)译文: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 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