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江南三大名楼的诗句有哪些1、《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4、《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5、《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2.我国著名三大名楼的相关诗句1、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2、南昌滕王阁: 钟陵饯送 翠幕红筵高在云,歌钟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公元818年(唐元和十三年),白居易结束了3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的生活,朝廷任命他为忠州刺史。在即将赴四川忠县时来到南昌,与朋友告别,友人在滕王阁上为他送行,安排了歌舞宴乐。过往路人也在指指点点,观看饯送场面。 这首诗用倒叙手法,先写宴会场面之华丽、歌声之悠远,末句点山是为了欢送自居易。可见当时他已经是众人瞩目的名人。 3、湖南岳阳楼: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扩展资料: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作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亦被文人雅士所称颂。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由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属于中国古代皇家歌舞楼阁,后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名扬天下,存世千年。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唐朝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绝句,名扬四海。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因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3.中国三大名楼的名字和诗句中国三大名楼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一、滕王阁及有关诗句1、介绍 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赣江之滨,是中国古代皇家楼阁,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 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 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 2、有关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日落时天上的晚霞色彩不断变幻,一只孤独野鸭的缓缓飞过。)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代王勃《滕王阁诗》(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天地之大,却没有我落脚之地。) 二、黄鹤楼及有关诗句1、介绍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223年)。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 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2、有关诗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代崔颢《黄鹤楼》(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三、岳阳楼及有关诗句1、介绍 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 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 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 楼记》。2、有关诗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扩展资料 三大名楼的总体外观 一、滕王阁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 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 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二、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三、岳阳楼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三大名楼。 4.中国三大名楼的名字和相关诗句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