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江南 古诗词江南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便风船尾香粳熟,细雨层头赤鲤跳。 待得江餐闲望足,日斜方动木兰桡。 村边紫豆花垂次,岸上红梨叶战初。 莫怪烟中重回首,酒家青纻一行书 江南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春去也! 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笑亦含颦。 -----刘禹锡〖忆江南〗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 2.有关江南古诗词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 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 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 彩侍紫霞记. 天上九朝岛冉冉, 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 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 秋风记我一联诗. 留着晚香时.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 水远与天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 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 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 心远乐处景应妍. 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 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 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 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 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 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 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 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 愿身能似月亭亭, 千里伴君行. 3.描写江南的诗句《泊船瓜洲》(宋词:宋代王安石作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逢李龟年》(唐朝杜少陵全集)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抵楚门》(元朝李仕兴作品 楚门山色散烟霞,人到江南识永加 《江南》(汉朝佚名作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悼杨铨》(周树人作品)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忆江南》(唐朝白居易作品)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菩萨蛮》(唐代韦庄作品)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曲》(南北朝柳恽作品)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登江中孤屿》(南北时期谢灵运作品)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忆江南》(唐代白居易全集)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竹枝》(唐朝白居易作品)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 《踏歌词》(唐代刘禹锡作品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古别离》(唐朝韦庄全集)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菩萨蛮》(唐朝韦庄全集)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虞美人》(北宋黄庭坚作品)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4.古诗《江南》的诗和诗意各是什么《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 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 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江南(汉乐府诗) 5.描写江南 古诗词江南朝代:唐代作者:罗隐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二首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便风船尾香粳熟,细雨层头赤鲤跳。 待得江餐闲望足,日斜方动木兰桡。 村边紫豆花垂次,岸上红梨叶战初。 莫怪烟中重回首,酒家青纻一行书江南朝代:两汉作者: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笑亦含颦。 -----刘禹锡〖忆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梦江南〗。 6.古诗《江南》的作者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诵读: 这首诗出自汉乐府,由宋人郭茂倩收集整理的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