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苏州的诗句1.描写苏州景点的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太阳落山了,霞光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湖面像绚丽多彩的绸缎,看到这优美的景色,我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写过的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渡吴江 【唐】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2.形容苏州景色诗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描写苏杭美景的诗句呵呵~~看看吧我感觉蛮多了。 不够我再找给你吧。 你都没给分的呀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 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选自《苏园六纪》文/ 王蒙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 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疑,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人画。 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 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成2500年。它已经老态龙钟。 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笔。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 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 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的修复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林。 1500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盛景而万分感动。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 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 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 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苏州的佳看美点了。 看到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 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 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怎么留存的?也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 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 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 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 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 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 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 4.描写姑苏的句子1、醇醪的姑苏味是锦绣江南的骄傲!到了苏州,不到园林就等于没有到过苏州。 俗话说“姑苏园林甲天下”,一点也不虚言。苏州的园林可以用两个字“精致”来概括。 这里现存保留完好的园林就有6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拙政园和留园了,现在也都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座上客”了。………2、在烟雨濛濛的日子浏览苏州园林绝对是人生最快意的享受,烟霭濛濛,景致如洗,山水萦绕,亭榭错落,在移步换景之间,让你感受到“园林是人生,园林是鬼的家园,是灵感与创造力的山水间”。 ………3、走进姑苏,宛如步入一道绵延的历史长廊。有断发文身的先民,刀耕火种,开拓远古文明的源头;吴越春秋的烽火,掩不尽柔婉的丝竹吴音。 走进姑苏,宛如步入唐诗宋词之中。………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得相逢!………5、苏州是人杰地灵的风雅之地,谈姑苏味,还不能忘记苏州的方寸印刻和盈尺缟素。苏州的古玩字画比比皆是。 苏州的文物商店气势宏伟,街上个体古玩字画店更是鳞次栉比,而且店名古雅,你从网狮园出来,数十步之内便有墨缘堂、玩石室、天赐阁、一山房、枕河斋等等十余家古玩店,这在全国也很少见。………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作为一个水天堂,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的水多,城中河网密布,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姑苏城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密布,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也是河流最密集的地区。 清澈甘甜的天堂水孕育了一代代的渔民和庄稼人,不仅为鱼虾河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肥水,也灌溉着庄家作物,使得苏城农业发达,变为著名的水乡高产区。………7、观前街,是苏州第一大繁华地区。 凡来苏州游玩的人,都会来这里看看。除了购物之外,还有各色小吃,最主要的街中心坐落着一道观:玄妙观,相传是西晋时期。 当时,第一次来观前街,觉得很奇怪。奇怪的是:这里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如此和谐,互相交融,又不各自影响。 苏州人没有未去过观前街的,四方游客也没有未听说过观前街的。只是每次去观前街,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或许就是观前的魅力吧。 ………8、走在不知名小巷的青石板上,美仑美奂的昆曲和姑苏评谈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我知道,那同样是姑苏历史的变衍,吴文化的升华。你在这座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闲逛溜达,一不小心,你或许就会踩上了前人的脚印,这里吴越春秋,姑苏文化俯拾皆是。 晋代左思的《思都赋》把姑苏文化升华到了极致。这里,状元弄、司空巷、包衙前、太监弄……即便是一条小小的街道,一条小小的弄巷,又有哪个不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呢?………9、李白走来了,“旧苑台荒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张继走来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荀鹤走来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白居易走来了,“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东坡走来了,“何常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陆游走来了,“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深沉的吟哦,诵不完姑苏万种风情。 ………10、据说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敲击一下余音竟长达三分钟。苍茫的钟韵在深巷里悠扬,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调!但你走进市中心繁华的美食大街,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味了,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 那繁灯絮语的餐馆酒楼,闪烁着富丽之美,本为饕餮家们倾慕的地方。那姑苏小吃,更富水乡泽国的风味。 ………11、苏州到处到是水,自然也就到处都有桥。苏州内城有八座水门,即胥门、盘门、阊门、娄门、相门、葑门、平门、齐门,这八座水门相传是伍子胥帮助阖闾造城时所遗留,发青的城墙还是依旧古朴厚重,拱曲的桥栏、静淌的河水似乎话说着千年的历史,另外,干将桥、吴门桥、不知名的小河汊上的桥无不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元素,也无不是深厚底蕴吴文化的构成符号。 ………12、苏州的姑娘长得苗条纤巧,加上俏丽旖旎的吴音,轻盈婀娜的衣着,更显柔媚灵秀。苏女的刺绣在宋代就很有名,在刺绣研究所我见到了活脱脱的猫绣、鱼绣,更觉得绣女将自己的灵气都绣进去了。 我还想起古代的香袋、丝粽、荷包、钱搭、扇袋,这些姑苏锦绣小玩意儿。苏州的小玩意确实够多,难怪《红楼梦》里的薛蟠带了一箱到大观园,还使苏州姑娘黛玉睹物感伤呢。 ………13、移步下了“雪糕桥”,目光沿着绿水荡漾的平江河看去:平江河,好似一条灵珑的碧翠玉带,向远处沿伸而去,河边两侧粉墙黛瓦、细柳垂舞一派水墨景象。行走在观前街上,一路过去,发现观前街上的居民生活的很惬意:他们不但很懂生活,而且很浪漫、很文化、很诗意,很生意地生活着。 ………14、走进姑苏,宛如步入一幅淡妆浓抹的画卷。桃红柳绿,抹成一帧重彩的油画;烟雨蒙蒙,染成一方雅致的水墨。 画不尽春花秋月,摄不完依依姑苏情。今日的姑苏,昔日的郊外,多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五湖四海的人,纷至沓来,在这里投资创业。 多少神话传奇,在这片热。 5.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有: 1、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 乾隆《狮子林得句》 释义:谁说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这座城市中还有苏州园林的狮子林这个地方。 2、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 杜荀鹤《送人游吴》 释义: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3、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 汪琬 《再题姜氏艺圃》 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唐 杜甫 《后游》 释义: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 苏舜钦《沧浪亭》 释义:一条小径盘旋在深山上,这个景象却坐落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7、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 张继 《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释义: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一般形容环境好,幽静。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释义:清新的风,皎洁的月亮,远近的山水、风景,这些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但我对他们的感情却非常深厚。 6.苏州观前街的介绍观前街因其地处玄妙观前而得名。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汇集稻香村、乾泰祥、黄天源等多家名优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满天下;地处碧凤坊——太监弄的美食街更是以苏帮美食誉满江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以其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中心,占地0.52平方千米,区域内商业繁荣,名店云集,古迹众多,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现代城市建设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中心作用。 7.介绍一下苏州的观前街清光绪年间,苏城交通以轿子与驴马为主,观前西首察院场口关帝庙前、玄妙观东脚门内及兰花街清风明月楼茶馆对面均有驴马出租。遇人召雇,驴夫执鞭随驴后一边奔跑,一边吆喝开道,加上驴子颈下挂铃的叮当声,两肩轿子交会时轿夫“两靠”的呼喊声,汇成观前街上一支独特的交响曲。形似躺椅的“东洋车(即黄包车)”从上海传入苏州后,轿子和驴马才逐渐淘汰。但黄包车进入观前则有限制,一是因人涌街窄之故,再是观东醋坊桥上建有“猛将堂”,行人在下穿行,车子无法通过,因此自观东醋坊桥至观西北仓桥口地段禁行黄包车。 观前的一个动人之处,是沿街两侧繁密的名店名铺较早地适应了人们的购物需求。其中不少店铺已逾百年历史,世人仅闻其字号便足以将其经营特产、特色联系到一起。 从观东的醋坊桥起,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始创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的陆稿荐肉铺。其经营的“陆稿荐蹄子”最为著称,它选用太湖流域的“湖猪”,皮薄肉嫩,烹煮易烂,肉味香糯。另外它选用苏州体大肥嫩的娄门大鸭精工烹制的蜜汁酱鸭也誉满苏城。 与其相隔数家有座高达6米多的水磨方砖墙,一排五开间,在观前建筑群中显得古雅、壮观,石库门楣上有着砖雕贴金的“恒孚”两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金铺恒孚银楼。该银楼创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经销各种金银首饰和摆件,其中还有寿星、八仙等人物造像,花色繁多、光怪诱人。由于其金源来自上海汇丰银行,成色足,加上做工精致,因而享誉四方。 在洙泗巷口有一家生春阳火腿店,原名巨成祥腿栈,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它从金华、东阳、义乌、如皋等地购进火腿,进货严格,薄利多销,逐渐成为苏州腊腌业巨擘。 生春阳贴邻即是采芝斋糖果店。清同治九年(1870年),河南人金荫芝先生在洙泗巷口置炉熬糖,经营一文钱两只的粽子糖。光绪十年(1884年),金荫芝租得对面采芝斋古董店门面,在其子协助下开设糖果店,经营自制苏式糖果、炒货、蜜饯,生意日盛。因无店名,顾客仍称采芝斋,金氏顺水推舟,遂正式挂起这一金字招牌。 坐落在玄妙观东脚门口的黄天源糕团店,向以产品细腻糯软、香甜肥润著称。《红楼梦》第11回曾写到的枣泥山药糕即为其名点之一。该店创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于讲究配方、用料、工艺,各式糕团风味独特,名扬中外。 松鹤楼,是苏州苏帮菜馆中声誉最高的老字号,创办于乾隆二年(1737年)。其初为面馆,卤鸭面及壮鸡面素有盛名。清末时经营苏帮菜,请得名厨高手,讲究选料用料、刀工火候,发挥炖、焖、焐、煨特色,使每道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其松鼠鳜鱼、清溜大玉(虾仁)、原汁鱼翅、荷叶粉蒸肉、雪花蟹斗、青鱼甩水等菜肴闻名遐迩。 至20世纪30年代,观前街商贸业更盛,并一直辐射至太监弄与北局。其时,苏州文怡书局出版的《新苏州导游》中有这样的描述:“观前大街为全城最繁华处。车马毂击,人踵相接。商肆骈列,争异斗妍。市招临风招展,可拂人额。入夜电炬照耀,恍如白昼,远望则如繁星点点,闪烁隐现。人比之上海霞飞路,谓颇有异国情调焉。自观前市场不敷分配后,遂由太监弄扩至街南之北局。北局昔为荒土,今则中有小公园。四周皆巨层毗连,若国货商场公司、茶肆、酒家、戏院、影剧院、大旅馆等无不具,遂成为苏人之娱乐区。 观前之所以吸引人,确实还与其周边环境有关,尤其是太监弄和北局,与观前的繁华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太监弄是观前街之南与之平行的一条小巷,以吃食店集中而有“吃煞太监弄”之说。30年代,这里就有正兴馆、璇宫、三吴、大新央、觉林蔬食林等菜馆。解放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太监弄酒肆业益发兴旺,被人誉称“美食街”。得月楼、王四酒家、上海老正兴、元大昌、功德林等酒菜馆在此比肩而立。入晚,各色霓虹灯映照得五光十色,巷内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席散宴罢,宾客穿过宫巷正好闲步观前,有的顺便带回各种物品。 观前街曾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拓宽改建。解放后,政府又多次进行扩建整治,先为小方石路面,后为沥青路面,使街宽逐步增至9—13米,两旁种植悬铃木,隔路树臂几可连接,暑天行走十分荫凉。”1982年6月,观前街改为步行街,人们可以安步当车,赏心悦目地观赏街景。此后又开辟了夜市,每当夜幕降临,观前街上亮起串串珍珠般的电灯,沿街两侧逶迤成“龙”。摊位上,服装裙衫、头花首饰、鞋帽巾袜、果品食物、盆景艺品、玻璃器皿等等应有尽有,果真是人山人海、热气腾腾,绘出了一幅繁华观前夜游图 8.赞美苏州的诗句那年你从三月出发 走出浪淘尽英雄的苏州 回望苏州太小,小如玉佩 小如文化古国佩戴的徽 月下洞庭西壁景致极佳 借苏子当年夜游的舟子 你轻轻一点篙 往上水就上了长江三峡 再稍稍一使桨 往下水就到了上海滩头 上水的河道很曲折 况且传说美如珠链 黄鹤飞去,编钟依旧 伯牙在琴台抚琴弹奏 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太湖风光上龙幡高悬 让天下龙舟有了魂魄 昭君浣衣的美色香溪 捣衣声声流淌脉脉诗韵 还有高峡出平湖的奇迹 让洞庭的痴男怨女 断了天涯路 下水的河道很妩媚 况且都有江南的韵味 过了一座石桥又是石桥 坐热一爿茶馆又是酒馆 江南的石板街韵味很足 横进斜阳再也拐不出来 江南的柳枝是折不尽的 如江南少女青藤般的手臂 把你的心,缠绕成那支 笛短箫长的江南味的曲子 那年你从三月出发 我把三月的锦绣苏州 和苏州秀丽的三月送你 太湖桥头的暮色很浓 你背着小小诗囊与我告别 转身的姿势我至今难忘 苏子来苏州时心情很抑郁 桂花开了他的眼界 而你也这样豪迈地走了 让太湖从此独饮如寡水 你说你出远门从不带伞 反正你的朋友很多 他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 凡是你想去的地方 你会对朋友讲起小小苏州 讲起一个叫苏州的哥们 然后站在地图一角看苏州 小小苏州不过是华夏一点 哥们所写的,也不过是 中国文化史的一部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