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芭蕉,梧桐,紫燕的古诗词代赠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忆江南四季风春风暖。羞杏探红墙。 紫燕翻飞装雅士,粉蝶曼舞拌娇娘。夹岸柳丝长。 罗绮翠裁春晓颐,风香帘卷碧妆丝,归来去兮紫燕昵。 慵起闲愁依枕簟,怯闻清曲曳魂诗,良宵辜负花落空。 画梁紫燕,对对衔泥,飞来又去。想佳期、容易成辜负。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2.雨落芭蕉 梧桐双老 诗句表达的意思诗有赋比兴,"雨落芭蕉,梧桐双老"在这里就是一个兴的意思,表达一种平平淡淡,悠闲自得过一生的意思。 梧桐: 因为梧桐季节变化很大,从春生到秋落,总是引发文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故从唐代以来,梧桐就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借景生情,怀念往事的着笔之调, 尤与爱情相关,可见于: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芭蕉: 芭蕉因其叶阔,因雨打其上,更显凄清,故雨打芭蕉成为触发文人情感的引线,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可见于: 秋芙所种芭蕉,已叶大成荫,隐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之碎。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3.描写芭蕉,梧桐,紫燕的古诗词代赠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忆江南 四季风 春风暖。羞杏探红墙。紫燕翻飞装雅士,粉蝶曼舞拌娇娘。夹岸柳丝长。 罗绮翠裁春晓颐,风香帘卷碧妆丝,归来去兮紫燕昵。 慵起闲愁依枕簟,怯闻清曲曳魂诗,良宵辜负花落空。 画梁紫燕,对对衔泥,飞来又去。想佳期、容易成辜负。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4.古人为什么喜欢用梧桐和芭蕉叶来写离别诗词先说梧桐: 因为梧桐季节变化很大,从春生到秋落,总是引发文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故从唐代以来,梧桐就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借景生情,怀念往事的着笔之调, 尤与爱情相关,可见于: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再说芭蕉: 芭蕉因其叶阔,因雨打其上,更显凄清,故雨打芭蕉成为触发文人情感的引线,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可见于: 秋芙所种芭蕉,已叶大成荫,隐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之碎。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诗有赋比兴,"梧桐落叶,雨打芭蕉"在这里就是一个兴的意思 5.在中国古今诗歌中,丁香,芭蕉,梧桐的诗句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无边细雨密如织, 犹记当初别离时。 泪满衣襟绢帕湿, 人生聚散如浮萍, 音讯飘渺两无情。 独坐窗前听风雨, 雨打芭蕉声声泣, 遥请惊鸿问故人。 他乡独闯可安否, 莫忘远方思友人。 七律·无题(雨打芭蕉叶带愁)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馨兰意望香嗟短,迷雾遥看梦也留。 行远孤帆飘万里,身临乱世怅千秋。 曾经护花惜春季,一片痴情付水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丁香没想到。 6.关于描写梧桐树的诗句常见诗句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这里我列一首: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7.古代关于桐的意象及诗句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诗句有: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8.写芭蕉的有哪些诗句啊芭蕉 ——高启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即事二首 ——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芭蕉 ——宋祁 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