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表达游子思家的诗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髦已斑。 ——刘著 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 秋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纳哦。 2.古诗中表达游子思家的诗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髦已斑。 ——刘著 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 秋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纳哦 3.表达游子思乡的诗句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唐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意思是: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3.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朝杜甫的《春望》,意思是: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4.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自唐朝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是: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5.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出自唐朝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意思是: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把自己的身子化成千万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仍然注视着一个地方一一故乡。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春望。 4.表达游子思乡的诗游子吟(孟郊)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写作背景及评析: 孟郊 (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 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5.表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1、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2、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3、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5、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6、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7、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8、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9、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10、诗酒社,水云乡。——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1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2、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13、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秋瑾《九日感赋》 14、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15、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表示游子思乡的诗句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曹操 4、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6、悲莫悲兮生别离。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陆游。 7.表达游子思乡的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8.积累表达游子思乡的诗句,名言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9.写几句游子思乡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 (唐) - 《清平乐》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 (唐) - 《春望》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孟郊 (唐) - 《游子吟》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 (唐) - 《次北固山下》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 (唐) - 《杂诗》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 (唐) - 《渡荆门送别》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 (唐) -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佚名 (汉) - 《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