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老师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诗句是什么描写“老师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诗句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唐·杜甫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 清·郑板桥 5.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杜甫 6.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题太公钓渭图》 明·刘基 2.描写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带作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春蚕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蜡烛 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老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自豪。 孺子牛 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老师称作孺子牛,认为这是当之无愧最贴切的比喻。我国历来有师生“亲如父子”的传统美德,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就像 孺子牛一样辛勤地耕耘,为把孺子培养成才心甘情愿地作出奉献、鞠躬尽瘁,不图回报。获得“孺子牛奖”的全国优秀教师刘让贤扎根青海高原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像牛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孩子,刘让贤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动体现。“孺子牛”精神表现为“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些优秀品质都集中体现在我国广大教师身上。因此把老师称作“儒子牛”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褒奖。 3.描写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有哪些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也可以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默默栽培)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作者: 王昌龄 其一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其二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其三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赠王尊师》作者: 刘得仁 其一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挂肩黄布被,穿发白蒿簪。 符札灵砂字,弦弹古素琴。囊中曾有药,点土亦成金。 《河上公》作者: 张说 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 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 4.关于写老师默默无闻的付出的诗句和成语有哪些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11、圣人无常师。——韩愈 12、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1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5、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 成语: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鞠躬尽瘁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教导有方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辛勤劳碌 5.关于“老师默默无闻付出”的诗句和成语有哪些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唐) 【意思】 表面意思是: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 另一层深意是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清) 【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化作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唐) 【意思】: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润物细无声”现在很多地方用来形容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唐) 【意思】: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成语】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句子】 1、经过老师一番春风化雨的开导,倔强的明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如果没有他呕心沥血地工作,就学而不厌是我人生的乐趣。 3、诲人不倦是我事业的追求。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4、做思想工作,切不能盛气凌人,而应该循循善诱,春风和气。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工作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