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书生的诗词《南园》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春游》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杏花天气喜新晴,白首书生乐太平。 小陌秋千虽隔世,名园祓禊尚关情。 山林自古流觞地,弦管谁家送酒声?蓴菜鮆鱼初满市,莫将羊酪敌南烹。 《冬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悠悠孤梦伴余酲,窗下寒灯黮闇明。 雪意欲成风正恶,渔舟忽过雁群鸣。 志衰但有徂年感,身没应无后世名。 犹幸耄期身粗健,天公元不负书生。 2.描写书生的诗句有哪些1.《暮闺》诗人: 龙辅 朝代: 宋代 暮闺翘首觉愁添,凿壁书生隔翠烟。独向嫦娥再三拜,殷勤为我到郎边。 2.《道上》诗人: 王遂 朝代: 宋代 夹道香烟笑语欢,老翁扶立小儿观。书生未有丝毫毫力,定忆前回去长官。 3.《书叹》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雨夜孤舟宿镜湖,秋声萧瑟满菰蒲。书生有泪无挥处,寻见祥符九域图。 4.《述志》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椎牛酾酒千人帐,破浪凌风万斛船。常恨书生无此快,一生低首短檠前。 5.《太息》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6.《系舟》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系舟江浦待潮平,叹息无人共月明。历尽世间多少事,飘然依旧老书生。 7.《醉吟》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少日沉迷汗简青,如今毁誉两冥冥。书生弄笔如何信,只合花前醉不醒。 8.《南园》诗人: 李贺 朝代: 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9.《读西汉》诗人: 王令 朝代: 宋代 汉得孤秦万弊时,当年丞相要无为。洛阳年少空流涕,谁谓书生果有知。 10.《李白图》诗人: 唐寅 朝代: 明代 李白才名天下奇,开元人主最相知。夜郎不免长流去,今日书生敢望谁。 3.描写书生的诗句李贺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刘禹锡 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 白居易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 陈陶 莫道羔裘无壮节,古来成事尽书生。 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纶 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陈亮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刘克庄 薄命书生鸡肋尔,却笑尊拳忒重。 刘克庄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4.形容书生体弱多病的诗句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 你去网上查一下这句话,就知道我是不是乱答的了。 另外,“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是杨炯《从军行》里的诗句,它并不是用来形容读书无用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书人向来是一个极富激情,极易冲动的群体,但他们比其他人更能理性地、清醒地看待时势。大国不存,小家安在?心中的慷慨因国家的危亡油然而生,安坐南窗,也已无心埋头读诗书;往日心仪的功名利禄在边关战事面前显得如此微不道,投笔从戎,百夫长足矣! 5.形容“书生体弱多病”的诗句有哪些1.《夏云峰·露华清》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露华清。天气爽、新秋已觉凉生。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余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 2.《一翦梅·霁霭迷空晓未收》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 3.《水龙吟·酒潮匀颊双眸溜》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酒潮匀颊双眸溜。美映远山横秀。风流俊雅,娇痴体态,眼前稀有。莲步弯弯,移归拍里,凌波难偶。对仙源醉眼,玉纤笼巧,拨轻声、鱼纹皱。我自多情多病,对人前、只推伤酒。瞒他不得,诗情懒倦,沈腰销瘦。多谢东君,殷勤知我,曲翻红袖。拼来朝又是,扶头不起,江楼知不。 4.《眼儿媚·连沧危观暮江前》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连沧危观暮江前。几醉使君筵。少年俊气,曾将吟笔,买断江天。重来细把朋游数,回首一辛酸。兰成已老,文园多病,负此江山 5.《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我要描写书生的句子她的眉略粗描绘成带,透着墨劲在白皙玉颜上如笔下的线。 她的眼单凤挑尖成威,洒着玫色的膏脂舞成晕如笔下的云。 她的唇圆润饱满成蔻,抿着红影的光泽凝做血如笔下的点。 她的衣紫粉层蝶成蓉,扮着粉装的芙蓉花开意如笔下的雾。 她不是美艳,她没有那种艳丽的感觉。 但是她美丽,五官的描绘,将她的高贵,优雅还有那份无形中的气势一一暗透了出来。 她没有嚣张的举止,也没有高傲的眼神,她规矩着,平静着,甚至面带一点微笑,但是却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她身上透漏的一种气息:若凤,若后! 一树繁花微颤。 树下的女子粉裙颤抖着。此刻他的眼前是一片粉色的烟雾,在有些发白的天色里,一片飘渺的梦雾里一个粉色的身影就在树下垂着头,娇羞的藏着她的容颜,而风偏偏掀动她的裙袍,撩动她的垂发丝缕,混合着那随风而飞舞的花瓣儿在幽香阵阵里如仙一般 眼前的铜镜中映出了一个女孩儿的脸。 她有一张瓜子脸,肤若凝脂,两颊两朵自然的红晕远胜无数胭脂。眉如远岱,一双大眼睛宛若秋水,莹莹发亮。 小巧挺直的鼻子,嫣红的菱型小嘴,贝齿雪白,真真是个小美人胚子。 三根金步摇,吉祥如意富贵。 嫣红的内裙外袍,是喜气。胭脂水粉,是掩饰她苍白的脸色 美人现身,总是款款而来,怀抱着琵琶,一块薄如蝉翼的粉色纱巾半遮着脸,狭长的黛眉画入鬓里,一双秋水似得眸子隐隐约约地低敛的眼睑里,纤长的睫毛一一可数。 云鬓高挽,只是斜插了一朵娇艳欲滴新摘的白兰,花娇人更媚。没有插玉簪,几缕青丝从耳际垂下,掩映着娇小玲珑的耳垂。 一身席地的淡紫色纱衫,低敛的领口处缀有一簇嫣然的红梅,掩映着性感的锁骨,莹白的肌肤。盈盈一握的细腰似弱柳扶风。 好一个艳不可言的尤物! 漂浮着的花瓣,让水下的娇美若隐若现,圆润的玉肩半露,鹅脂鼻腻,香培玉琢,月眉星目,多姿绰约,花绽樱唇,榴齿含贝,传递着极致的诱惑。 铜镜里是一个娇羞的少女,白色的里衬,浅绿色的纱衣,柳腰盈盈一握。 上部分的头发松松垮垮地挽成一个斜髻,背部多余的青丝泻下来,尽是灵动和娇美。 鼻梁挺直却并不显得英气勃发,却让人觉得她整个侧面线条都非常的柔和,眼睛和嘴角都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弧度,小巧可爱的耳垂上戴着一个珍珠耳坠,头上的发钗也都是金制镶以翠玉和玛瑙,配上身上华丽精致服装,整个人贵气逼人。 一件白色镶着紫色滚边的束胸百花衣穿在了身上,再套上一件紫色纱衣,那背后用金线绣着一只孔雀正卧在百花中。 明黄色的衣料上,金线做绣,前后各绣出一只展翅地凤凰翱翔在身中,旖旎的长尾骄傲的展开,将一圈的青色雀纹(意孔雀)和彩色地(五彩的雉)压着在衣摆。 袖口与肘间的百花团也在绣是缀上了彩石。这朝服一套上她的身,就立刻闪现出无比的贵气来。 扎上了金丝嵌玉地腰带。双凤东珠霞帔到了身前。 一颗圆润东珠坠子挂颈,一对晶莹的珠串坠耳,发梳流云双环髻,正中带着的金雀珠花上还带着一朵紫色的绢花,两边各插上三枝钿金的镂花簪子,打扮的是贵中含娇,华中且妖了。 是最隆盛的朝服,衮服上绣着十二章纹,上衣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儿道玉珠为旒,越发映得她面庞皎美高华。 玄衣裳,朝服隆盛,衮服上绣十二章纹,上衣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儿道玉珠为旒,初升旭日照耀下,尊贵高华宛如天人,无人敢于直视。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着一袭天蓝纱衣的少女,她作女官装束,钗环素雅,身形纤瘦,只那一双重眸幽丽,顾盼之间,竟投射出日光的绚华,让人只觉得心中一震,再不敢正眼而视。 少女的裙裾随风而扬,从船舷上轻盈而下,轻纱如烟氤氲,仿佛溶入了碧水晴天之间,她眨了眨眼,随即,对着皇帝盈盈一笑,下一瞬,皇帝地锐利眼神都温柔起来。 头梳一如意飞花髻,配以数朵宝石花,身着云锦蔷色上裳,露出脖项间一片细腻柔白的肌肤,在灯下晕晕生辉。 下着月色宫裙,偏以小颗红晶三两妆点在褶皱处,端得是花团锦簇、赏心悦目。 头上九股金步摇,累累珠玉宛如天上星辰一般。 外罩一件锦红凹凸鸾纹衣,内衬一件玄色霞光纱衫,高华已极,宛如天上旭日一般。 左衽曲裾的宫裙,用的是亮红绣彩的厚缎,上面镶嵌了星星点点的珠玉,一头璎珞珠冠简直璀璨不可直视线了。 她穿了一件粉色绣着芙蓉花的绸锻对肩比夹,下面一条同色的长裙,头发在右边挽着一个髻,也没有戴太多的首饰,只是两三个珠花而已。面貌倒很端庄,只是眉眼间总有些媚色。 一个身穿嫩黄色衣裙的宫妆美人,窈曳生姿地走了进来。她乌黑发亮的头发梳成了叠云髻,层层迭迭的挽了起来,像云朵一样的堆在头的右后方,每一层中间都用一两根小小的珍珠簪固定住。 然后在最顶端插了根玳瑁凤钗, 凤口里垂下长长的宝石流苏。两耳坠明珰,衬得皮肤莹白如玉。 一对细长的柳叶眉下是一双似水含情的单凤眼,朱唇微启,贝齿雪白。好一个眉目如画的美人!待她走到近前,一股淡淡的幽香钻入鼻子。 她看起来似乎还是少女的年纪,却梳的是已婚妇人的发式。一身素色衣裙,头上也没什么装饰。 7.描写文雅的诗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1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8.描写书生的词语【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温良俭让】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彬彬文质】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济济彬彬】济济:庄重恭敬;彬彬:温文尔雅。仪态庄重,举止文雅。 【客客气气】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质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尔雅温文】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丰度翩翩】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风流儒雅】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高尚娴雅】文雅、优美的动作与才艺。 【高谈雅步】高谈:广博无拘束的谈论;雅步:文雅的举止。无拘无束地谈论,举止文雅。 【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 【儒雅风流】①文雅而飘逸。②指风雅淳正。 【斯斯文文】形容举目文雅。 【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温文儒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雍容大度】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雍容大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雍荣尔雅】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尔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雍荣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雍荣闲雅】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闲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雍容闲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坐镇雅俗】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 9.描写书生的句子陆游 溪上作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 其二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