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讲故事的诗句有哪些1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2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 3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4 窗晴头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5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6 门当碧落起云烟,步步高登路接天. 吞石抱崖盘曲树,架虹空雨带飞泉. 痕留画景山屏列,韵入琴声水涧悬. 樽酒醉人诗触兴,村烟积霭翠来前. 7 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 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 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 8 碧落起云烟,高登路接天. 抱崖盘曲树,空雨带飞泉. 画景山屏列,琴声水涧悬. 醉人诗触兴,积霭翠来前. 2.形容东西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 杏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宋·韩元吉《好事近》) ☆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南宋·范成大《忆秦娥》)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白□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 (北宋·晏几道《浣溪沙》) ☆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北宋·秦观《画堂春》) ☆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北宋·欧阳修《田家》) ☆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北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北宋·寇准《柳》) ☆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声韵启蒙·一东》) ☆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宋·范成大《忆秦娥》)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唐·储光羲《钓鱼湾》) ☆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唐·李贺《冯小怜》) ☆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唐·韩偓《寒食夜》) ☆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唐·李贺《恼公》) ☆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唐·李商隐《日日》) ☆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明·陈子龙《山花子》)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唐·温庭筠《杨柳枝》) 桂花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梅花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 浅白深红画不如,花开是鱼两不知。花开正值鱼戏水,鱼戏转疑花影移。 先食桃花为羹汤,后烹鳜鱼伴新荠。 荷花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 3.形容往事的诗句纳兰性德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贺铸《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何事同去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陆游《钗头凤》 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镂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欧阳修《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消还颦,最断人肠。 4.描写小东西的诗句关于橡皮的诗句 小小一块橡皮, 性格温柔坚定。 为了捍卫真理, 粉骨碎身也行。 只要错误改正, 宁愿舍弃生命。 常人看来是十分普通的学习用品——橡皮,通过作者的描绘、抒情。作者把一件无生命的小东西,拟写成了一个具有高尚品格,完美精神的人。 全诗以拟人的写作手法,从落笔一开始就形象地写出了它的性格,接着又生动地描绘了它的精神风貌,最后以宁愿为他人做出最大的牺牲——舍弃生命来尽情讴歌橡皮的崇高品格。 全诗虽是在说橡皮,但我们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它是以物喻人,人活在世界上就要像一块橡皮一样,不断改正错误;不断献身世界;不断献身人类吗?是的,就要像橡皮! 读了这首诗还可以让人体会到,作者是化用了南宋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的诗歌《过零丁洋》和宋·于谦《咏石灰》这两首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橡皮》这首诗,思想性很强,富有感染力,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写出了橡皮的风格、品格、人格,它不正是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吗? 5.形容物品好的诗句《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明代:袁宗道吾舅赠我宜兴瓶,色如羊肝坚如石。 吾家复有古铜铛,莲子枯硬土花赤。茗品长兴弟虎丘,酿法蓟州兄三白。 酒苦茶香足我事,从此瓶铛不虚设。虚堂寂寂门下楗,惭无一技送晨夕。 读书觉眉重,临池嫌腕拙。世间百事百不能,乍可衡茆甘局蹐。 云心斋前一片地,斑驳苔钱红间碧。珊瑚漆几博山炉,拂竹捎花巧排列。 左置铛,右置瓶。大奴烧松根,小奴涤瓷罂。 坐愁汤老手自瀹,才闻酒响涎不禁。三杯好颜色,七椀生寒栗。 清冷顷觉肝肠换,磊块都从毛孔出。刘伶颂酒不颂茗,屈生爱醒不爱酲。 酲醒中间安置我,日日挈铛与挈瓶。况我此间蓬嵩宅,褊衣性畏人稀见客。 此物湖海清狂流,能攻吾短蠲吾癖。铛也老友瓶小友,竹也此君丈也石。 日与四子相周旋,共我山房呼五一。纷纷交态何须数,谁似尔我真莫逆。 6.形容讲故事的诗句宋代是回文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一代文豪苏轼曾在梦中作过两首诗与茶有关的回文诗,诗前有序,记载了一个大雪初晴的梦境.在梦中诗人以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听的歌,诗人边饮茶边作诗: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其一)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其二)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可以倒读出下面的两首,极为别致.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其一) 窗晴头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其二) 在我的家乡萧县天门寺白马王墓南侧绝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诗,全文是: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其一) 倒读则是:门当碧落起云烟,步步高登路接天.吞石抱崖盘曲树,架虹空雨带飞泉.痕留画景山屏列,韵入琴声水涧悬.樽酒醉人诗触兴,村烟积霭翠来前.(其二) 此诗是民国时期萧县两任知县赖以平所作,高度赞美了秀丽皇藏山水.然而称奇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通体回文诗,而且正读、倒读时各删去每句前两字,就成了下面两首回文诗;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品.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其三) 碧落起云烟,高登路接天.抱崖盘曲树,空雨带飞泉.画景山屏列,琴声水涧悬.醉人诗触兴,积霭翠来前.(其四) 后人仰慕赖以平的文采,将这首回文诗刻到了绝壁上,至今传为美谈。 7.有那些民间故事的诗句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 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 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 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 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 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 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 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 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 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 由于洪水。 8.小故事表示诗句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描写“宝物”的诗句有哪些1.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译文】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 【出处】《四愁诗》——两汉·张衡 2.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3. 【出处】《白马篇》——魏晋·曹植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 【出处】《凉州词二首》——唐代·王翰 5.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6.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出处】《春夜宴桃李园序》——唐代·李白 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出处】《南园十三首》——唐代·李贺 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文】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出处】《锦瑟》——唐代·李商隐 9.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译文】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出处】《四愁诗》——两汉·张衡 10.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译文】青瓷釉色晶莹如九秋露水,色泽如千峰滴翠。 【出处】《秘色越器》——唐代· 陆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