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人佛系生活的诗句

1.形容佛法的诗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2.关于佛的古诗

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雪窦重显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白云与我最相知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寒 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好鸟关关知我意

午窗定起书沉沉,触目虚拟一片心,

好鸟关关知我意,尽情啼破绿杨阴。 --大歇仲谦

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丹霞子淳

统一

聂鲁达(智利)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崆峒山

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

顽石封烟还太古。斜阳入雨洒崆峒。山僧不记人间事。闻说广成有道风。

五台山

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夜泊洱海

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钟鸣断续隋唐寺。渔唱沧浪芦荻洲。欲问前朝争战事。恐惊波底老龙愁。

寄妙岩同参

岁使人归说大名。始知驻锡在杭城。廿年契阔音书杳。两地想思感概增。

禅友同参皆老大。离群索处费经营。何时再集东林寺。重把诗文仔细评。

梅开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环岂数哉。一阳初复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间信。葭管时飞琴上灰。

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3.描写佛缘尽善的诗句有哪些

1、《题觉海寺庙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戴栩

秋云阁雨暗江天,雨外锄犁治废田。

作吏自惭空送日,尔晨何事不逢年。

荒村独往无人识,古寺频来有佛缘。

暂借茶炉供煮药,松风绕鼎却泠然。

2、《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年代: 宋 作者: 曹泾

五经为笥腹便便,千佛名高此作缘。

贵仕直堪梅和鼎,贫交猥为酒供钱。

连章秋月雁回翅,贮袖天香龙吐涎。

旧话新情如觌面,同年真是我同年。

3、《赠刘静翁颂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万缘空处真如佛,八面风中不动尊。

困便横眠饥吃饭,十方无壁又无门。

4、《送新罗僧》

年代: 唐 作者: 张乔

东来此学禅,多病念佛缘。把锡离岩寺,收经上海船。

落帆敲石火,宿岛汲瓶泉。永向扶桑老,知无再少年。

5、《赠刻图书处士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李刘

今年生日胜常年,一佛中间万佛缘。

善念才兴方寸地,恩光便下九重天。

花香作供围方丈,粟粒成功福大千。

长寿如来更多宝,饱参住世小乘禅。

4.有关佛的诗句有哪些

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形容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诗句

形容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诗句:

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3、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金朝:元好问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5、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 魏晋:陶渊明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9、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紫英-明光》

10、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梦璃-离歌》

11、剥落三千烦恼丝,寒寺青灯伴古佛。《红楼梦》

扩展资料

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

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

俗语看破红尘,谓看透尘世的虚妄污浊,不足留恋。常用以形容达观、洒脱。

看破红尘,是指在人生过程中因某种机缘对尘世中的事情进行了自我透彻的感悟,是一种自我思维突破的过程,在行为上一般采取消极逃避的策略和行为,通常把看破红尘理解为认识万物皆空的道理后,放下对金钱、权利、名利、美色等欲望的追求和执着。

看破红尘,对生活中的事和物采取置之度外的态度和行为,保持自我内心安宁是有用的,但其消极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社会、家庭的发展和个人责任的担当。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看破红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