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羊肉汤美味的诗句

1.赞美羊肉汤的诗句

1、”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释义:陇地(甘肃)有熊肉干,秦地(陕西)最喜欢羊羹(据说是羊肉泡馍)。

2、”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出自杨静亭的《都门杂说》。

释义:浓汤煨的羊肉又肥又嫩在整个京城都数得上,酱汁用清汤把肉色煮红了。中午开始烧到现在肉又焦又烂,更好的是吃起来还没有膻味来腻人的喉咙。

3、“修之尝为羊羹,荐魏尚书,尚书以为绝味,献之大武,大悦,以为大官令。”出自《南史·毛修之之传》。

释义:毛修之尝了一口是羊羹,就将它推荐给魏尚书,魏尚书认为这羊羹很美味,就将它献给大武,大武品尝之后,十分开心,就将他封为大官令。

扩展资料:

羊肉的营养价值

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羊肉的使用和保存

羊肉一般以现购现烹为宜,如暂时吃不了的,可用少许盐腌制2天,即可保存10天左右。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可以搭配一些凉性蔬菜。既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又能达到羊肉的补益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羊肉

搜狗百科-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2.形容羊肉好吃的诗句有哪些

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

原文如下饮兵厨羔羊酒宋·晁公溯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鸾刀荐味下曲糵,酿久骨醉凝浮脂。

朝来清香发瓮面,起视绿涨微生漪。入杯无声泻重碧,仅得一醉夫何为。

君不见先王作诰已刺讥,后来为此尤可悲。参考资料搜狗:/web/searchList.jsp?noires=true&pid=sogou-clse-ddcbe25988981920-0001&w=1580&uID=2044865578039262398&mid=2044865578039262398&xid=&keyword=%E9%A5%AE%E5%85%B5%E5%8E%A8%E7%BE%94%E7%BE%8A%E9%85%92&cchn=3039&achn=3039。

3.赞羊肉美味的诗词歌赋谈到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吃了最好。清晨凛冽的西北风里,吃一碗冒着热气的羊肉泡馍,驱除了冬天的严寒,浑身增添了热情和干劲。

从公元前11世纪到如今,羊肉泡馍的魅力欲久弥香,大大小小的羊肉泡馍馆在西安随处可见,尤以老孙家的最为有名,到西安的游客,不吃羊肉泡馍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有上长城、没有逛天安门广场一样, 羊肉泡馍就是西安的招牌,和兵马俑拥有同等的文化品位诗句: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4.描写羊肉汤的诗有哪些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羊肉汤主要将羊骨头(筒子骨)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

肉烂汤甜,可饮汤食肉。羊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铁等。其性温味首,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对治疗虚劳赢瘦,乳汁不下有一定功效。

怀牛膝味苦酸,性平,有强筋骨,活血通经作用。此菜以羊肉为主料,配以多种中药,有健胸作用。女性**平坦、**凹干者多食此菜有益。

山羊肉和绵羊肉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上认为,山羊肉是凉性的,而绵羊肉是热性的。因此,后者具有补养的作用,适合产妇、病人食用;前者则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后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凉性的食物和瓜果等。

5.描写羊肉汤的诗有哪些

地方风味。不是一场

游戏。就是一场战争

地锅羊汤,柴、水和火

交流已久

残酷的阴谋

锋利无比的刀伸向温顺的羊群

一群人面对一群羊

很快,一锅沸腾会准确无误地上演

在一所房子的背后

钉着一张张羊皮,山羊

走下山来,走到墙上

山羊胡,滴血不止

空洞的眼睛

羊,剥去它们的皮

剃除骨头

它们就不会再叫喊

它们的五脏,鲜红的心

还在呼吸

在不远的地方,筷子和碗

锋利无比的刀子躺在阴暗的角落

刀子蓄势待发,明天

所有的动物都是人的敌人

刀子孤独地与人交谈

6.赞美羊肉汤词句

清朝诗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说“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诗句赞美羊肉

“春潮起秋汛至,彤蟹对虾媲美;海贝海参竞鲜;沙光羊汤一色。”

西魏时,又有以羊羹直步青云的毛修之。《南史·毛修之之传》:“修之尝为羊羹,荐魏尚书,尚书以为绝味,献之大武,大悦,以为大官令。”

在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一杯羊羹亡国”的典故。《战国策·中山策》载,中山国国君大宴宾客,司马子期在座,席间中山君为宾客们分食羊羹,而“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没得到。一怒之下他跑到楚国,劝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仓惶逃亡……中山君喟然叹曰:“召以一杯羊羹亡国”。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