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现“获奖感言”的古诗词有哪些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译文: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比喻,成功后喜悦之情。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译文: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要看到“沉舟”旁的“千帆过”,“病树”前头的“万木春”,损失是常有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在一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刘禹锡《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译文: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译文: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译文: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译文:在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表达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能失去自我,要坚持自我。 2.第六届古诗文大赛决赛获奖名单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赛金山赛区获奖名单 预初组 一等奖: 沈雁青 (金盟中学) 朱哲灏 (金盟中学) 二等奖: 顾逸静 (金盟中学) 叶南飞 (金盟中学) 李思雯 (西林中学) 三等奖: 连舒婷 (西林中学) 孙伊青 (金盟中学) 孙昱铖 (罗星中学) 丁聪杰 (蒙山中学) 张郦聪 (平乐中学) 鼓励奖: 尹昱瑶 (平乐中学) 高思骏 (金盟中学) 谢怡清 (罗星中学) 姚轶文 (西林中学) 王学舟 (西林中学) 初一组 一等奖: 陈星雨 (金盟中学) 赵 喆 (罗星中学) 二等奖: 沈康阳 (师大实验) 竺鹏程 (师大实验) 沈 懿 (师大实验) 三等奖: 汝 泽 (师大实验) 杨依琳 (张堰二中) 何嘉玮 (金盟中学) 郁佳琪 (罗星中学) 徐佩儿 (罗星中学) 鼓励奖: 周程祎 (金盟中学) 倪佳成 (金盟中学) 李逢双 (金盟中学) 马子琦 (金盟中学) 王 凡 (西林中学) 陆晓玮 (平乐中学) 初二组 一等奖: 黄 悦 (金盟中学) 徐竹君 (师大实验) 二等奖: 沈佳琰 (师大实验) 沈丹蕾 (金盟中学) 姚嘉怡 (金盟中学) 三等奖: 杨 青 (金盟中学) 吴琳晓 (师大实验) 曹宣言 (师大实验) 俞世豪 (蒙山中学) 陈彤琳 (蒙山中学) 鼓励奖: 朱 亮 (蒙山中学) 朱 贤 (罗星中学) 沈 克 (罗星中学) 高郁宸 (教院附中) 张诗蕾 (平乐中学) 黄冬岚 (平乐中学) 初三组 一等奖: 沈凤娇 (金盟中学) 丁蓓蕾 (金盟中学) 二等奖: 陈意榕 (师大实验) 董媛媛 (师大实验) 王家浩 (金盟中学) 周逸雯 (金盟中学) 三等奖: 潘逍遥 (平乐中学) 王 沁 (金盟中学) 张霁月 (师大实验) 庄尹豪 (师大实验) 张 弦 (蒙山中学) 鼓励奖: 沈若岚 (金盟中学) 杨伊娃 (金盟中学) 张茜铭 (师大实验) 陆 一 (师大实验) 李 茜 (罗星中学) 黄泽礼 (蒙山中学) 朱晨盛 (蒙山中学) 3.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一初二组古诗文背诵范围中学组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3.咏怀•其三十九(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4.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6.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8.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书愤(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0.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1.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1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1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忘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8.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9.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 4.第十二届古诗文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准考证号 区县 学 校 年级 姓名 等第奖7224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吴倩霓 一等奖7119 浦东 南汇二中 七年级 肖文卉 一等奖7125 浦东 南汇四中 七年级 严畅 一等奖7206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崔钰榕 一等奖7272 奉贤 实验中学 七年级 王雨琦 一等奖7159 嘉定 嘉一联中 七年级 沈嘉妍 一等奖7054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何璟汇 一等奖7148 浦东 下沙学校 七年级 陈嘉懿 一等奖7215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吴京殊 一等奖7230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徐唱 一等奖7016 长宁 延安初中 七年级 赵益宁 二等奖7069 徐汇 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 七年级 庄亚欣 二等奖7073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七年级 徐琴舟 二等奖7161 嘉定 嘉一联中 七年级 吴嘉莹 二等奖7214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唐朝 二等奖7244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张晟安 二等奖7058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金容 二等奖7079 浦东 洪山中学 七年级 谢卫鹏 二等奖7212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贾依霏 二等奖7236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吉雯葶 二等奖7201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范晓乐 二等奖7205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严涵韵 二等奖7216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罗庆云 二等奖7053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肖舒凡 二等奖7061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孙沁怡 二等奖7200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郑晴绅 二等奖7235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邵悦安 二等奖7111 浦东 澧溪中学 七年级 蔡能轶 二等奖7126 浦东 南汇四中 七年级 戴致君 二等奖7085 浦东 建平实验 七年级 金嘉文 二等奖7059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奚文慧 三等奖7094 浦东 建平实验 七年级 马瑞宁 三等奖7097 浦东 建平实验 七年级 黄涵静 三等奖7158 嘉定 嘉一联中 七年级 赵凌云 三等奖7163 嘉定 嘉一联中 七年级 陆钱钱 三等奖7204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伍光昊 三等奖7209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赵潜 三等奖7299 青浦 实验中学(西部) 七年级 钱靓 三等奖7015 长宁 市三初中 七年级 徐又悠 三等奖7024 静安 市西初级中学 七年级 高六百 三等奖7072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七年级 金一诺 三等奖7157 嘉定 疁城实验学校 七年级 丁意昆 三等奖7217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张郅彧 三等奖7226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孙则文 三等奖7245 虹口 江湾初级中学 七年级 顾倬玮 三等奖7122 浦东 南汇二中 七年级 丁晨宇 三等奖7027 静安 华东模范中学 七年级 吴薇莉 三等奖7029 静安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七年级 朱婧怡 三等奖7055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徐文浩 三等奖7071 徐汇 徐汇区西南位育中学 七年级 林佳莹 三等奖7088 浦东 建平实验 七年级 张嘉懿 三等奖7121 浦东 南汇二中 七年级 周盛 三等奖7139 浦东 上中东校 七年级 冯喆 三等奖7141 浦东 上中东校 七年级 张昱文 三等奖7203 闵行 文绮初中 七年级 李欣庭 三等奖7247 虹口 新华初级中学 七年级 莫言 三等奖7259 奉贤 弘文学校 七年级 曹铮 三等奖7296 普陀 曹杨二中附校 七年级 刘思越 三等奖7342 大屯 第二中学 七年级 王胜楠 三等奖7014 长宁 延安初中 七年级 朱海鹏 三等奖7040 闸北 久隆 七年级 何亭羽 三等奖7056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吴益哲 三等奖7064 徐汇 西南位育 七年级 李昊宸 三等奖7067 徐汇 徐汇中学 七年级 刘蕴轩 三等奖7116 浦东 澧溪中学 七年级 徐雨瑶 三等奖7131 浦东 南汇一中 七年级 徐纪元 三等奖7182 金山 蒙山中学 七年级 陆佳琦 三等奖7223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张逸凡 三等奖7231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黄辰韡 三等奖7070 徐汇 徐汇区西南位育中学 七年级 顾雨潇 三等奖7060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游知衡 优胜奖7086 浦东 建平实验 七年级 张迪安 优胜奖7093 浦东 建平实验 七年级 李文心 优胜奖7120 浦东 南汇二中 七年级 陈宁昕 优胜奖7127 浦东 南汇四中 七年级 东美辰 优胜奖7129 浦东 南汇四中 七年级 瞿硕 优胜奖7202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陆宇韬 优胜奖7222 闵行 七宝实验中学 七年级 黄雨虹 优胜奖7274 松江 上外松外 七年级 赵一帆 优胜奖7063 徐汇 徐汇区华育中学 七年级 吴纯安 优胜奖7065 徐汇 上海市第四中学 七年级 毕欣然 优胜奖7134 浦东 浦东外国语 七年级 严佳义 优胜奖7155 嘉定 嘉一联中 七年级 李亦君 优胜奖7160 嘉定 嘉一联中 七年级 陆清怡 优胜奖7166 嘉定 桃李园学校 七年级 吴予乐 优胜奖7208 闵行 上宝初中 七年级 黄之玺 优胜奖7228 闵行 文来初中 七年级 阮嘉宜 优胜奖7237 闵行 文绮初中 七年级 薛思玮 优胜奖7239 闵行 七宝实验中学 七年级 朱心钰 优胜奖7241 闵行 上宝初中 七年级 裴正寒 优胜奖7257 奉贤 实验中学 七年级 宋贺郁 优胜奖7275 松江 上外松外 七年级 陆怡祾 优胜奖7278 松江 上外松外 七年级 顾语丰 优胜奖7282 松江 上外松外 七年级 臧宇欣 优胜奖7315 黄浦 民办立达中学 七年级 徐俪雯 优胜奖7327 崇明 民一中学 七年级 郭佳琪 优胜奖7332 崇明 裕安中学 七年级 杨严 优胜奖望采纳。 5.中学生古诗词大赛我要在班里举行一次诗词大赛求问题比如说诗鬼是谁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 咏梅之作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 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 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严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 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以后的咏梅,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咏梅诗山园小梅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