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和谐的诗句《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追和柳恽》李贺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2.描写“和谐”的诗句有哪些1.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凤求凰》 两汉:司马相如 2. 几时能够单凤成双、锦鸳作对、鱼水和谐?——【双调】《新水令 春恨 》 元代:刘庭信 3. 人偕老,类鸳鸯匹偶,鸾凤和谐。——《沁园春·柳眼偷金》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4. 我忧未相识,乳养难和谐。——《送淡公》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5. 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泗滨得石磬》 年代: 唐 作者: 李勋 6. 内丹成,外丹就,内外相接和谐偶。——《敲爻歌》 年代: 唐 作者: 吕岩 7. 圣人端冕御法座,大乐旅作声和谐。——《和吴冲卿元会》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8. 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桐花》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9. 人心龃龉一身病,事体和谐四海春。——《为人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10. 下有鸳鸯鸟,交颈声和谐。——《唐嘉会妻》 年代: 明 作者: 吴鼎芳 3.体现和谐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可惜了,没找到有和字的 4.带圆的诗句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七古】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吕将军歌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乐府】 吕将军,骑赤兔。 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 将军振袖拂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磕磕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赤山秀铤御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 时世妆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时世妆, 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 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 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 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 髻堆面赭非华风。 谢谢支持 。 5.表达和谐的诗词1、社日村居(一作王驾诗) 作者:张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赏析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古代百姓不但通过作社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在社日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写道:“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社日》虽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所谓“故园乔木”,即指社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社日,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同时,村里植有“桑柘”,可见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6.表现和谐的古诗名句好吧,那就回到小学《咏鹅 》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还有很多············清-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吟牛 》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 《牧牛词 》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11.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江南曲 [晋]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7.关于和谐的诗西江月 和谐社会 芳草小桥流水,和风细雨轻雷。桃红柳绿斗芳菲,极目层峦叠翠。 万里春光明媚,山川掩映霞辉。莺啼燕语暗香随,吟咏和谐社会。 人月圆 中华颂 东风浩荡春光媚,万里展新容。山川起舞,花香鸟语,姹紫嫣红。 龙腾虎跃,家兴世盛,人寿年丰。中华特色,和谐社会,永世昌隆。 忍受了漫长的隐痛 终于听到 一声响亮的呐喊 构建和谐社会 修复 被重度污染的家园 穿越时空隧道 用智慧之箭 满弓 射落贫穷 让田野 长出希望 天空 飞起理想 愚昧做古 野蛮灭绝 万物捧出爱心 谈论给予 讲求奉献 每一棵花草都漾溢微笑 心灵洒满阳光 呼吸自由自在 生活幸福美满 巍巍长城 滔滔黄河 带着风采 带着浪漫 屹立于东方之巅 8.表现众生和谐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月松间照。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竹怜新雨后。 荷笠带夕阳。 山气日夕佳, 欲辩已忘言 稻花香里说丰年。 此中有真意,清泉石上流,王孙自可留,绿蓑衣, 悠然见南山。 竹喧归浣女. 欲把西湖比西子。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斜风细雨不须归, 飞鸟相与还. 湖上 徐元杰 风日晴和人意好;入若耶溪>,莲动下渔舟,夜静春山空。 采菊东篱下。 随意春芳歇, 青山独远归。 (王维《山居秋暝》) 人闲桂花落, 夕阳箫鼓几船归,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爱夕阳时空山新雨后。 (王维《鸟鸣涧》)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天气晚来秋;>。 青箬笠;<,桃花流水鳜鱼肥, 杳杳钟声晚,听取蛙声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