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带有碧字的唯美诗词水波潋滟疑似幻,中有月影弄碧荷,手欲捞起满盘玉,空掬半捧月映荷。 不觉碧山暮,秋之暗几重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镜天沉悄碧,九州雁外,风雨一危楼。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高山,其下多青碧。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2.有碧字的诗句或古语1.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首春》李世民) 译文: 写的是初春时鸟语花香,竹青苔新之景象。诗人以凝炼之笔将春的气息和万物生命的 律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2.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清明夜》白居易) 译文: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 刺史的府宅。 3.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无题二首》李商隐 ) 译文: 我在碧竹林中来回走动,惆怅想望,池水清清,但仍是寂寥无人。 4.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古悠悠行》李贺 ) 译文: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 5.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乌夜啼》李白 ) 译文 : 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在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视窗外的归鸟双双。她好像是 在与人说着什么,其实她是在自言自语。 3.“碧”字开头的古诗有哪些“ 碧”字开头的古诗:《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词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4.有碧字的诗句或古语1、碧毯线头抽早稻-----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2、碧砌红轩刺史家-----唐 白居易 《清明夜》3、碧树如烟覆晚波-----唐 赵嘏 《宛陵馆冬青树》4、碧云日暮空徘徊-----唐 刘长卿 《铜雀台》5、碧纱如烟隔窗语-----唐 李白 《乌夜啼》6、碧文圆顶夜深缝-----唐 李商隐 《无题二首》7、碧阑干外映垂杨-----唐 李煜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8、碧流轻浅见琼沙-----唐 刘禹锡 《浪淘沙》9、碧树银台万种色-----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10、碧潭龙卧夕阳中-----唐 吕岩《七言》11、碧毛毡帐河曲游-----唐 王昌龄 《箜篌引》12、碧阑干外绣帘垂-----唐 韩偓 《已凉》。 5.有碧字的二十八字古诗《嫦娥》、《留别》、《对雪》、《山中作》、《石榴花》 1、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留别(唐·上元夫人)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3、对雪(唐·子兰) 密密无声坠碧空,霏霏有韵舞微风。幽人吟望搜辞处,飘入窗来落砚中。 4、山中作(唐·处默) 席帘高卷枕高攲,门掩垂萝蘸碧溪。闲把史书眠一觉,起来山日过松西。 5、石榴花(唐·元稹) 寥落山榴深映叶,红霞浅带碧霄云。曲尘枝下年年见,别似衣裳不似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