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女子弹乐器的诗句

1.描写“古代女子弹琴”的诗句有哪些

1.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2. 白居易《听弹湘妃怨》: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征调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3. 白居易《弹秋思》: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4. 白居易《听弹古渌水》: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

5. 白居易《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6. 白居易《琴酒》: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7. 白居易《清夜琴兴》: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8. 白居易《听幽兰》: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9. 白居易《对琴酒》: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角尊白螺盏,玉轸黄金徽。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10. 白居易《船夜援琴》: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11.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2.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13. 白居易《对琴待月》: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14.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 白居易《夜琴》: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16. 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和琴有关的诗句:

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2.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琵琶行》

3.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的《 弹琴 》

4. 独坐幽篁里, 弹琴 复长啸。王维的《竹里馆》

5. 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陆游的《山家》

6.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白居易《对琴待月》

7.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2.形容女子弹古琴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古琴的有哪些

1,《省试湘灵鼓瑟》唐代: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白话文释义: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话文释义: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欧阳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白话文释义:似娇还羞抿了抿秀发乌鬟,笑靥盈盈秋波流转频频顾盼。

玉手纤指轻弹,筝声婉转欢快,琴弦飞荡回旋,似春莺传情,低语**。曲终人去,宛如飞云飘逸,只留下娇柔的身影。

春梦已断不知何处寻觅。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4,《闻笛》唐代: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白话文释义:是谁在美丽的楼阁上吹笛子?悦耳的笛声随着轻风断断续续传来。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

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床里来。笛声优美,就像当年桓伊随兴所至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调的优雅更让人想起马融的笛赋中所用的词句。

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淡散。5,《江城子·江景》宋代: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白话文释义: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

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3.形容女子弹古筝的句子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筝】唐·元稹

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

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

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

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延伸: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4.关于“美女弹琴”的诗句有哪些

1、隋唐·白居易 《琵琶行》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2、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4、宋代·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5、唐·卢仝《有所思》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5.描写“古代女子弹琴”的诗句有哪些

1、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唐代:韦庄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译文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

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

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2、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宋代:李清照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译文透过窗子看见小院内的春天的景色将流逝。

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倚在绣楼阑干上寂寞无语地轻轻拨弄着瑶琴。

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3、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宋代: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译文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4、燕歌行二首·其一魏晋: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代: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6.描写美女弹琵琶的诗句有哪些

1,《琵琶行》唐代 白居易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译文: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2,《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代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译文: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3,《古意》唐代 李颀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译文: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

4,《贺新郎·赋琵琶》宋代 辛弃疾

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译文: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她技艺超群,将《梁州》曲演奏得哀彻云霄。

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代 晏几道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7.描写古代女子弹琴时的样貌和琴艺精湛的诗句

描写古代女子弹琴时的样貌和琴艺精湛的诗句。一共有以下三句:

1.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解释】当年(琵琶女的)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总是被歌妓们嫉妒。白居易被贬谪后与

客人游江,遇到琵琶女,这句是琵琶女自述身世时的一句。作者通过琵琶女来反映自己的不幸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释】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但是还用抱着的琵琶遮住了半张脸,有比较勉强,不愿见人

之意。用来比喻事情不太明朗或不愿说清楚而遮遮掩掩。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解释】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

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出处】出自唐代李瑞的《听筝》

【原文】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