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云台山的诗句1、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原诗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译文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 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 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 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于云雾幽渺的云台,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 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 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原诗 《少年行四首》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译文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 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3、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出自唐代李白的《古风·其十九雨》原诗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4、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出自南北朝谢朓的《入朝曲》原诗 《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 江南美丽富饶,女子灵秀,金陵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城墙环绕着蜿蜒曲折的护城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层层高楼,鳞次栉比。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遮掩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 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5、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出自唐代李白的《书情题蔡舍人雄》原诗 《书情题蔡舍人雄》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 皇穹雪冤枉,白日开昏氛。太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夫子王佐才,而今复谁论?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鶱。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 徒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 黄鹤不复来,清风奈愁何!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 译文 我曾经推崇东晋名士谢安,带着妓女高隐东山。轻盈的楚舞节天上的云彩陶醉,清美的吴歌使凄凉的猿声中断。 为了人民暂且出山入仕,谈笑间打败了前秦军队,使百姓平安。我也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希望有一天。 2.云台山的古文诗词《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唐 钱起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唐 钱起 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云栋彩虹宿,药圃蝴蝶飞。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 3.云台山的古诗(一)雾里看云台 雾里朦胧入画来,云台恰是空中栽。 游人谁不登高处,碧瘦枫红露润腮。 (二)云台天瀑 银河坠落挂长空,万马奔腾跃涧中。 瀑水飞珠击峭壁,三山虎啸荡回声。 (三)红石峡 峡谷奇红一线天,神工鬼斧自巍然。 抬头旅客云中走,俯视游鱼洞底欢。 (四)小寨沟 小寨小小十里沟,山色长青水长流。 一泉一潭一瀑布,百媚千娇万般柔。 (五)茱萸峰 天南海北手相攀,共处和谐应无间。 不惧天梯登峰顶,共采茱萸话蓝天。 (六)锦绣云台山 锦秀云台山叠峦,无限风光探云端。 世地园林迎贵客,沉醉归路不知返。 4.急用关于留恋云台山的诗句原创也可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李白·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承沈八丈东美徐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杜甫·唐) 今日西京掾,多除内省郎。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诗律群公问,儒门旧史长。 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 未暇申宴安慰,含情空激扬。 司存何所比,膳部默凄伤。 贫贱人事略,经过霖潦妨。 礼同诸父长,恩岂布衣忘? 天路牵骐骥,云台引栋梁。 徒怀贡公喜,飒飒鬓毛苍。 古风五十九首 (李白·唐)其十九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杜甫·唐) 衡岳猿啼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 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 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画角吹秦晋,旄头俯涧瀍。 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 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 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貔虎开金甲,麒麟受玉鞭。 侍臣谙人仗,厩马解登仙。 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 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 月分梁汉米,春给水衡钱。 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 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 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 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 秉钧方咫尺,铩翮再聊翩。 禁掖朋从改,微班性命全。 青蒲甘受戮,白发竟谁怜? 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师资谦未达,乡党敬何先? 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 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 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 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 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 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 典郡终微眇。治中实弃捐。 安排求傲吏,比兴展归田。 去去才难得,苍苍理又玄。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陇外翻投迹,渔阳复控弦。 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 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 他乡饶梦寐,失侣自?邅。 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 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骞。 建都十二韵 (杜甫·唐) 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 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 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 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 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 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攘攘,关辅久昏昏。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5.海上云台山的历史及传说古代,海上云台山所在地宿城是整个海上云台山的区域中心。 其它地方虽然有人居住,但人烟稀少,而宿城很早就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村庄了。汉代,因其市镇繁荣、人烟稠密而吸引早期佛教的东传。 唐代,这里的繁荣达到顶峰。相传李世民亲自东征,赶除外虏,保卫宿城,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 有新罗国(今南韩)的船民在这里定居,专事水上运输。当时的宿城属东海县的宿城村,这一建置保留的时间相当长。 宋代的宿城同样比较繁荣,尤其是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遍布山中。云台山被重新开发后,被岁月埋藏的厚重文化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游客如云,其中也不乏当代文士大家,他们在迷恋云台山水的同时,也为它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所震撼,或赋诗,或作文,以志此游此情。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 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这是以前的神话式的记载。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连云港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 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徐福村”,并在村北建了一座“徐福庙”。 后赣榆县在战国时属齐地,秦朝时属琅琊郡,实际也果真如此。由此,位于今江苏省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徐阜村,也称是徐福故里。 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 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东海郡,汉高祖刘邦置朐,东海郡最北端的濒海之县。在连云港发现的西汉琅琊界碑是中国最早的界域石刻,是海上云台山为东海仙山-瀛洲的重要佐证。 6.谁知道有关江苏云台山的古诗词(一) 《苦寒行》 三国魏·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方山》 晋·袁宏 峨峨太行,陵虚抗势。 天岭交气,窈然无隙。 澄流入神,元谷应契。 四象悟心,幽人东憩。 注:是太行山的支脉,属云台山36峰之一,其高仅次于主峰茱萸峰。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唐·明皇帝 清跸度河阳,凝茄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崔堂。 注: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孟春,唐明皇率官东巡,从孟津河阳度黄河北上,入河内、山阳一带蹬太行山,兴而作诗言志。气势磅礴,且近民情,乃帝王中的一篇好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单》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初入太行路》 唐·白居易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晚知清静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敞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篙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磐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7.描写海上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8.海上云台山的海上云台山特产——云台三宝云雾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跻身于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云雾茶因为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的特点而驰名遐迩。 葛粉:云台山地区的特产。云台山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葛粉多生于坡度较缓的乱石缝中,漫山遍野,随处可见。每年深秋,藤枯叶落,葛藤的浆液集聚在块根中,人们便将其刨出来制粉。葛粉性味甘平,药用有效成份为葛根素和黄酮甙。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降压去痛,有补痔伤、治咳喘洛血的功效。葛根和葛粉还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心血管与外周血管。因此,对高血压、冠心病、肢麻等都有良效。 云台山山药:也是一味特别的山珍。每到秋冬,山民从山上把山药的块根刨出,洗去泥土,即可出售。山山药易烂,山药肉粉面甘甜,或切成小段与大米煮吃,叫作山药粥。或蒸吃,或清煮山药。这里的人们把山山药当成大补的药物。此物对盗汗、阴虚、体弱、无力等症状疗效较高。《连云一瞥》记载:山山药“均以产于岩石间为佳,为峻补之品,二十三年(1934年)十二月,得江苏省物品展鉴会一等奖状。” 云台百合:因地下鳞茎由数十枚鳞片抱合而成,含有百片之意,故曰百合。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的泛称,云台山的百合有两种,一种开红花,名卷丹百合,较多见,花桔红色,气味芬芳,花瓣向外反卷,内面点缀紫红色斑点,细长的花丝在花中摇曳,十分美丽,百姓又称其为“红合”。另一种开白花,群众称之为“白合”,白花百合比较名贵,使人一看它圣洁的姿容,一想它和顺的名字,一切不顺心的事都会忘记。百合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民间有“百合粥”和“百合莲子羹”的吃法,其味鲜美可口,百食不厌。宿城山中有野生百合,这种百合营养价值更高,有养心、润肺、健脾、益胃的功效! 9.海上云台山的简介:江苏海上云台山:江苏的山海奇观园林!一个让人渴望仰慕爱的地方!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日本在瀛洲之东,而东瀛就是现在对日本的称呼。 三面临海,是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山海相拥之处,是珍稀生物的宝库,是佛从海上来的第一站,是自然和文化珠联璧合的灵山胜境,拥有非常罕见的山海大观和人文遗存,自古以来为“东海第一胜境”。以其独具特色的山海奇观、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深得驴友的青睐。 海上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海叫绝,因水谓妙,因古显幽,群山透迄、峰峦叠翠、绿水常流。有江苏独一无二的山海奇峰二桅尖;有“佛从海上来,东土第一寺”之称的法起寺;“紫气东来,王者之气”之称的中国最大的楸树林,自唐宋便分布与此。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笔下的“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此源均指1984年,时任**的**来连视察工作,专程到宿城考察,对海上云台山的美景称赞有加,世外桃源名不虚传。此处。 1986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境内的宿城街道办事处,景区面积40.78平方公里,含世外桃源、万寿幽谷、枫树湾、云雾茶庄、云台石林、悟道庵、法起寺、蓬壶仙境、船山飞瀑、皇窝森林公园、皇窝海滨浴场等景点。 其中,蓬壶仙境-二桅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海奇峰,可以观山、看海、看港、看岛、看海市蜃楼、看云台佛光。专家评论: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院原副院长石培华—海上云台山云台山具备建设成为全国旅游新名山、国家5A级景区、华东旅游新热点的条件,可以形成“海上云台山,东海第一景”的品牌,在全国形成独一无二的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区。 海上云台山海拔605米,站在山顶可以俯瞰东方大港、东西连岛、东部城区、连绵群山和浩瀚的大海,感受纵目八荒的豪迈和山海大观的震撼。海上云台山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丰富,拥有植物164科642属1280种,“紫气东来,王者之气”的全国最大的楸树林自唐宋即自然分布于此;山上千年银杏有几十株,构成了十分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笔下的“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均指此处。海上云台山景区内有山地、瀑布、田园、村镇、海滨、岛屿、港口、遗迹遗址等多种类型的景观资源,组合度高,部分遗址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海上云台山可同时观赏山、海、岛、港、城五位一体的华美景象,而云台山本身就以雄、古、秀、险为特色,有气势磅礴、赏海观岛的大桅尖、二桅尖,万寿谷古老奇特的海蚀地貌,丰富多样完整的森林带谱,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黄海景观,奇异多变的天象景观。灿烂悠久的文化遗产等诸多景观交织辉映,使这里的自然景观加上闻名于世的花果山风景区,构成了连云港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精华,使其成为华东地区观山看海的最佳去处。 气候海上云台山处于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温度-0.4℃,极端低温-5.5℃:7月平均温度26.5℃,极端高温39.9℃。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日照、风能资源为江苏最多,也是全佳地区之一。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 地质地貌海上云台山位于华北古陆的南缘,属鲁苏地质,与山东的泰山、崂山一脉相承。它的岩石为变质岩,地质学上叫片麻岩,是二十四五亿年前造山运动中,受到高温高压后发生变质形成的,岩性坚硬,色白质细。 海上云台山又称北云台山,有大桅尖、二桅尖等47座山峰,连云港港口便在山北。海上云台山的形成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首句为“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瀛洲”即今海上云台山,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明朝将云台山列为“海内四大灵山”之一,清代被列为“海内四大名山”之一。海上云台山又称北云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形成于16亿年前的震旦纪,是华北古陆的一个组成部分,面积40.78平方公里。 距今约1.1万年前,全球转暖海面迅速上升,云台山成为海中岛屿,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海上云台山才和大陆相连。云台山自古以来为东海第一胜境,在《尚书·禹贡》、《山海经》、《太平寰宇记》、《水经注》、《汉书·地理志》、《梦溪笔谈》等古代典籍多有记载。 在《山海经》中称为都州山,一名郁洲山、郁郁山,明万历24年(1596)始称云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