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龙抬头的诗句有哪些《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白居易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2.描写龙抬头的诗词1、《二月二日》唐代:白居易 原文: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译文:二月二日雨后放晴,草芽和菜甲立马生长起来。穿着轻衫乘着马车游玩,在十字津头一起行走。 2、《赠别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原文: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这位女子和二月初的豆蔻一样美丽,整个扬州竟然没有一个比她更美丽的。二月初也就是二月二这天总是很美丽,濛濛细雨下的南京也是非常的美丽,那一股倒春寒也挡不住这朦胧中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在雨巷中走出来。 3、《二月二日席上赋》宋代:贺铸 原文: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译文:仲宣何必匆忙去向荆州,在这里停留片刻在出发。二月二日旧时说是挑菜节,喝一杯酒来解忧啊。 4、《二月二日出郊》宋代:王庭珪 原文: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译文: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5、《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原文: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3.寓意最好的二月二龙抬头的诗句《二月二日》 唐 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李商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 ),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涯。 此诗应作于公元854 年,即诗人在抑幕的第三年。蜀中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诗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 ”,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 ”,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 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扩展资料: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时光。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月二日。 4.描写二月二的诗歌描写二月二的诗歌 1、《二月二日漫兴 》 【元】谢应芳 东风吹散社公雨,红白花开烂锦云。时俗喜逢迎富日,老夫羞作《送穷文》。裌衣试著寒犹怯,拄杖归来酒半醺。为问驿桥杨柳树,送人多少去从军。 2、《撑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3、《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宋】魏了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4、《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5、《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5.徐志摩形容二月二的诗有哪些1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2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 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5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6 去吧 去吧,人间,去吧!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吧,人间,去吧!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 去吧,青年,去吧!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吧,青年,去吧!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去吧,梦乡,去吧!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吧,梦乡,去吧!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吧,种种,去吧!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吧,一切,去吧!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7 沪杭车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8 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9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象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 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 10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 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 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 11 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6.关于春龙节的诗句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还有人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春龙节的诗句: 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即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七绝 全唐诗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7.《二月二日》 白居易 诗意诗意:二月二日新雨初霁,2113小草和畦间菜都发出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十字码头,一群身着轻衫、手牵骏马的少年,正“一”字排开谈笑着走在这大好春光里。二月二在唐代也5261称“踏青节”,此时正值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游的绝好时节,一派诗情画意。 而这一首轻松趣意的小诗中,春意盎然似雀跃于眼前,看似仅是因景而4102起诗兴,其实其中蕴含了一个有趣的传统节日。阴历二月二,是龙抬头节。 龙抬头节又称春龙节、春花节,1653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 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专不忍,在阴历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属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 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8.描写二月的诗句1.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代:柳宗元 译文: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 2.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代:柳宗元 译文: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3.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4.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5.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二月二十四日作》宋代:陆游 译文: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 9.二月二龙抬头生日诗词《二月二日漫兴》 [元] 谢应芳东风吹散社公雨,红白花开烂锦云。 时俗喜逢迎富日,老夫羞作《送穷文》。裌衣试著寒犹怯,拄杖归来酒半醺。 为问驿桥杨柳树,送人多少去从军。《撑腰糕》 [清] 蔡云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宋] 魏了翁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二月二日即事》[宋] 方岳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水多,土地少,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 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龙抬头那天属蛇的和属龙的洗衣服好,洗去一身的晦气。 而在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