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西江苗寨的成语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释义]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语出] 《明史·徐贞羽传》:“卢沟发源于桑乾;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流长。” [正音] 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 源;不能写作“原”。 [近义] 源源不绝 源源不断 源源而来 [反义] 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历史事物的来历、由来等。一般作为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可谓~。 [英译] go back to ancient times 人文荟萃 rén wén huì cuì [释义] 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例句] 这个地方山明水秀,~,是个值得浏览的好去处。 2.描写西江的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登高》唐. 杜甫 2.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3.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诗》唐. 王勃 4.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 5.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别》唐. 李白 6.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二角鹰》唐. 杜甫 7.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水龙吟》宋. 苏轼 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 张籍 9.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十首》唐. 元稹 10.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过长江伤贾岛》唐. 李频 -----------------黄河---------------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唐. 李白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唐. 刘禹锡 4.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秋望》明. 李梦阳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唐. 李白 6.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送裴图南》唐. 王昌龄 7.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黄河二首》唐. 杜甫 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 李白 9.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杂曲歌辞·生别离》唐. 白居易 1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过长江伤贾岛》唐. 李商隐 3.描写苗族的诗句1、仙境的苗寨 作者:蓝计 苗寨美,美得让人羡, 伸手,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 低头,连绵葱郁峡谷尽收眼底; 远眺,白墙青砖苗家民居鳞次栉比; 细瞧,错落有致的梯田, 近观,随风摇曳的油菜花, 远望,蜿蜒大气的绕城河流, 仰视,急弯陡峭的盘山公路, 还有那峡谷间飘渺的薄雾, 竟纷纷涌入眼帘,怎么看也看不够。 桥下的梯田、苗寨、山路、河流, 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2、千户苗寨 作者:程愫 苗族春天里的景象,烂漫多姿, 如同仙女下凡给你带来不尽的动感, 苗寨四月里的春风,暖洋洋的, 如同有一双温柔的小手在抚摸着我的脸庞, 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我披着和煦的阳光走进了, 苗族侗族雷公山麓河流谷地。 这儿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原生态的净土, 童话世界——西江千户苗寨。 揭开她美丽的面纱,一睹她那神秘的风韵。 3、苗族人 作者:刘子成 我骄傲,我自豪, 我是来自大山深处的苗族人 我们民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 但我们并没有遗忘历史, 多少年来, 人们通过口传方式, 一代接一代地传唱着我们几千年悲壮的历史, 用刺绣形象地镌刻着我们, 先祖们苦难的奔波历程, 一辈接一辈完好地传承着我们。 4、怀念我的西江苗寨 作者:王凡凡 西江苗寨的心跳, 诉说河谷坡上, 苗家儿女变迁的风骨。 叠嶂的吊脚楼哟, 你曾牵绊了, 多少怀情的男子? 枫林里,笑声如旧。 夕阳里,炊烟, 成为桃园的美景。 我想,陶渊明似曾在, 这里陶醉。 是苗家少女, 载舞的节拍吧! 5、记往事 作者:侯继红 芦笙欢快的潜响。 刀山火海的渊源, 典藏了,女儿红,醇净了, 南花绣娘的笑—— 巴拉河畔, 灯光潜影了, 远山的红叶。 纺车,把岁月拉长。 板凳舞,把月亮皎洁。 大簸箕苗寨上, 遥望,吊脚楼前的女子, 委婉了,男孩的情。苗家历法, 精确了,成长的速度。 子正人统的奠量。 4.关于吊脚楼的诗句七律 西江苗寨看吊脚楼 千户参差依麓构,横穿白水响轻柔。 晴阳早已檐头挂,雨雾从来脚下遛。 耕作兴苗腾鼓韵,银雕饰寨竞歌喉。 幺姑拦道劝清酒,临别回眸梦自留。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5.描写苗族长桌宴的诗词长桌宴沿着古街一字摆开,旁边坐满了当地寨老和村民、从外地赶回家乡过年的农民工,还有专程赶到苗寨过大年的中外游客,共约1000余人。 刨汤、腊拼、古藏肉、苗王鱼、白切鸡、野免肉、青岩豆腐、韭菜根……桌面上摆满了苗族的传统佳肴,美味飘香,令人陶醉。 苗寨千人长桌宴 “在这个寨子里生活,没有孤独和寂寞,每天的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西江寨老侯天祥说,自己80多岁了还能吹芦笙、唱民歌、跳芦笙舞,冬天下田破冰摸鱼。他参加了苗寨里的古歌队,每天按时演出,有固定收入,生活不愁吃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