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望江南古诗词阅读

1.温庭筠的《望江南》诗句赏析题及答案(还要写范仲淹的渔家傲,苏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中表现国家贫弱时代,将帅和士兵们的共同悲哀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选出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各句围绕着“异”字,写出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不同之处。 B.“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将士们为了守边杀敌,不留意雁去南归。

C.“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秋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D.“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

3.“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的自称吗?是 4.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扩写为百字左右写景的文字。 5.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烟/落日/孤城闭 6.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向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⑻上阕“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的特点。 ⑼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⑽“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蕴含了戍边将士的什么感情? ⑾“燕然未勒”的意思是什么?其中的“勒”字是什么意思? 答案:B,D 9,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10. 答:无比思念遥远的家乡而不能归,借酒浇愁的痛苦心情11. 答: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勒”字是“刻石记功”的意思。■ 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⑴词中“独”字写出思妇的孤单身影,“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

⑵写等待时间之长的短语是过尽千帆,刻画思妇绵绵不绝的离愁别恨的词句是⑶词中写景的句子是: ⑷全词点明主旨的一句是: ⑸联系全词,说说“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包含了倚楼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2.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3. 斜晖脉脉水悠悠4. 肠断白苹洲。

5. 包含了倚楼人思念、等待、渴盼、失望等复杂的情感。(一)(10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鬓微霜,又何妨”一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11、本词中运用了不少典故,试说说下列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遣冯唐”: 6.根据提示,默写诗句。(4分)①《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②《武陵春》中表达作者晚年生活的磨难和内心的悲观的句子:③《望江南》中描写主人公登楼远眺,却又一再失望的句子是:④《破阵子》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二、古诗文名句填空(12分) 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倾诉了“过尽干帆皆不是, ”的绵绵情意;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了“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报国豪情。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3、《汉乐府?长歌行》告诫我们“少壮不努力, ”;赵翼在《论诗》中鼓励我们“ ,各领风骚数百年”。

4、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中秋)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

(写出连续的两句)5、浊酒一杯家万里, 。 6、,欲语泪先流。

7、马作的卢飞快, 。 8、足蒸暑土气, 。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四)读《渔家傲 秋思》,完成25--27题。(6分)塞下秋来风。

2.温庭筠的《望江南》诗歌赏析及主旨

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

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

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

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至此,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苹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

和全词“不露痕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白苹洲在何处?俞平伯先生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

但在本篇的艺术描写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时盼人心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

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

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

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

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3.求温庭筠的《望江南》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

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

“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苹”为水草,苹、水相依而生,苹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4.诗词鉴赏:望江南/忆江南仲殊

望江南 仲殊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仲殊,名挥,字师利,俗姓张.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考取进士.与苏轼有交住.后弃家为僧,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仲殊这首望江南是咏叹成都蚕市的兴旺繁华.成都因盛产蜀锦而号称锦城,唐宋以来养蚕业和丝纺业十分发达,蚕市为成都一年一度盛大的集市贸易聚会.从这首望江南词中可以看见北宋时期成都的商业贸易已是空前的兴旺繁荣了.词牌望江南一般单调27字,此词双调54字,上阕起句“成都好”,好在哪引导大家来看蚕市的繁荣,紫陌红楼,车水马龙,下阕写集市散后的丰收喜悦. 此首词作者运用闲熟旳比兴手法:使大景小景结合;动景与静景穿插交替;喧闹与安静平行;繁华与朴素并存,显示出不同一般的构思理念.将成都的好写到了极致读来回味无穷.。

5.古代诗歌阅读望江南超然台作1."烟雨暗千家"中的"暗"字,在词中

【1】“暗”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烟雨使千万家房屋都黯淡下来,描绘出烟雨朦胧的意境,拟人化的写法,把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很传神.【2】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希望对你有帮助。

6.温庭筠望江南的诗歌鉴赏不少于100字,要正规的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

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7.望江南 李煜 诗词鉴赏

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翻译】 昨夜的梦里存有多少恨意! 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 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 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评析]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这首小词, “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 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句解】: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断脸复横颐,写眼泪纵横交流貌,颐,指脸颊。

此句与前首起句看似形式相同,其实结构大有不同,前首恨由梦生,而“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完全从正面刻画描写,无尽的泪水纵横交流于脸颊,“复”字更加突出泪水连绵不绝的样子。

词人极度伤心无处排遣,惟有日日以泪洗面。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凤笙,相传萧史、弄玉夫妇吹萧,萧声引动凤,后人便以“凤”字形容笙萧,比喻笙萧之美好。心中的痛楚能够向谁诉说呢,和着眼泪不说也罢,凤萧声声,如怨如诉,留泪伤情之时还是不要吹的好,这样只能令心中的悲痛愈发加重。

“莫将”、“休向”看似告戒他人的语气,实则是词人自己警戒自己。 肠断更无疑。

若真是要和泪说,泪时吹,那定是断肠无疑的啊!词人心中不住地劝慰自己,可是真的能说服么?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道:“‘断肠’一句,承上说明心中悲哀,更见人间欢乐,于己无分,而苟延残喘,亦无多日,真伤心垂绝之音也”。 【评解】: 词人直接由泪入手,极尽描摹,断脸横颐,俨然在目。

随后却作劝慰语,心事不必再说,凤笙不必再吹,无穷难言之隐,直欲含泪而吞。“断肠”一句,直截了当,词人终于将极度悲痛失声倾诉。

刘永济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提道:“昔人谓后主亡国后之词,乃以血写成者,言其语语真切,出自肺腑之言也。”实乃贴切。

8.温庭筠的《望江南》诗歌赏析及主旨

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至此,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苹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和全词“不露痕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白苹洲在何处?俞平伯先生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但在本篇的艺术描写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时盼人心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