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帆"的古诗词有哪些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5、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1、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2.古诗中代帆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上面很多的 3.带“孤帆”的诗句有哪些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郑思肖《春日登城》 4. 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相看尽是江南客,独有君为岭外人。包何《送乌程王明府贬巴江》 5. 杜若溪边手自移,旋抽烟剑碧参差。何时织得【孤帆】去,悬向秋风访所思。陆龟蒙《种蒲》 4.诗词中有“帆”字的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云展帆高挂,飙驰棹迅征.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酒罢无多兴,帆开不少留.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半夜潮来,一帆风送,凛凛森毛发.乘流东下,玉箫吹落残月.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 5.带帆的诗句有哪些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秃尾驴嘶小市门,侧蓬帆过古城村。——陆游《即事》 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7、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韩愈《除官赴阙》 8、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杜荀鹤《雪中别诗友》 9、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早春。 ——陆游《晨起偶得》 10、风烟渺吴蜀,云帆转辽海。——文天祥《第一百六十五》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晴阁留诗遍,春帆载酒回。——李峤《九日应制得欢字》 帆落樽前浦,钟鸣枕上山。——杜荀鹤 骨相元非金马客,梦魂空绕石帆村。 ——陆游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6.古诗词中含有帆字的连续两句诗词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李白《秋下荆门》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三)》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李白《江行寄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李白《赠友人三首(其二)》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杜甫《壮游》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杜甫《绝句六首(其六)》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杜甫《后出塞五首(其四)》挂帆远色外,惊浪满吴楚。 ——杜甫《雨二首(其一)》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杜甫《晓望》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江上思归》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孟浩然《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李商隐《隋宫》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堤》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温庭筠《更漏子》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柳永《夜半乐》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柳永《彩云归》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欧阳修《劳停驿》今日举轻桡,帆影飘飘,长亭回首短亭遥。——欧阳修《浪淘沙》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 ——周邦彦《氐州第一》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苏轼《临江仙》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苏轼《慈湖夹阻风》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苏轼《浣溪沙·渔父》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贺铸《梦江南》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辛弃疾《破阵子》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姜夔《长亭怨慢》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陶安《泊江州》。 7.观刈麦 春望 观沧海等34首必背古诗词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哪位知道有关"帆"的诗句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