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的重要性作文600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老一辈革命家如:**、**、陈毅等无数英雄伟人、仁人志士都是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无论是对少年儿童、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是大有好处的。 叶嘉莹教授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你想我们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够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是说诗有什么作用?你就是在贫困卑贱的地位之中,你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想贪赃枉法。你内心有一种平静,你不追求物欲,不为了追求而心惊胆战。“幽居靡闷”是说,当你一个人幽静地独处,你就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烦闷,你有诗作为伴侣。中国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你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你的眼前,你就不会烦闷。当你的生活出现不幸,当你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你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你的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所以学诗有莫大的好处。” 退休后,我选择了学习古诗词用来作为我的养生之道,诗言志、歌咏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我对诗词才有了自己的感受。我感受到了唐·王勃:“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精神,感受到了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本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是诗词降服了我,使我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使我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才开始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我从诗词中,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 2.最有意义的古诗是什么陆游的<<;东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3.重要古诗词人创作风格孟浩然语淡而味重、恬静而浑健;王维的恬淡生动、“画中有诗”;王昌龄的雄健浑厚;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的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贾岛的萧瑟悲秋;李贺的忧郁奇诡;白居易的平白清新;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气势雄壮;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