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卡贝拉 里最优秀的作品是什么Naturally7 他们7个人来自纽约,2003年出道发行第一张专辑What is it,所有专辑的歌完全没有用到任何真实的乐器,所有的人声,乐器,包括打击乐器全部用人声来演唱,其中收录了与德国天后Sarah Connor一起合作的 Naturally 7绝对不是昙花1现的组合 团队成立在纽约却在德国发展 凭着扎实的基本功以美声清唱赢得了极大喝彩 我从MUSIC IS THE KEY开始关注这个组合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N7以其独有的和声征服了大片的歌迷 首张专集歌曲全由人声录制 没有用到任何乐器 我1向偏爱组合的歌 第2张专集着实让我大饱耳福 流畅的旋律 而主音的男低音并不会让人觉得甜到腻 准确的来说READY II FLY是第4张了(圣诞专集不算在内) 依然继承了第2张的风格 唯一的新意可能是部分曲目添加了RAP 而绝大部分听起来更象是福音乐 . 发行专辑如下: 2000 Non-Fiction 2004 What Is It? 2004 Christmas It's a Love 2007 Ready II Fly 2008 wall of sound 你可以听听看,感觉很不错,属于比较创新的风格 2.阿卡贝拉是什么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演唱。 阿卡贝拉因其形式活泼、互动性强,逐渐在国内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教会音乐,那时教会音乐只以人类的声音唱歌,不使用乐器,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第10世纪出现。 这些早期的多声部乐曲,称为奥尔加农,它们的主旋律多为素歌,其下则加上一条称为“vox organalis”的和声声部,这声部有时与主音形成平行4度或5度(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有时也会与主音反向进行(“organum with oblique motion”)。 扩展资料: 历史变革: 14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阿卡贝拉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景象。约斯昆德普瑞、帕勒斯替那、蒙特威尔第的作品都是阿卡贝拉传统曲目的珍品。牧歌(Madrigal)是这一时期阿卡贝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 17世纪后,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乐器迅速发展。现代小提琴和钢琴成为作曲家的“最爱”。19世纪,管弦乐队的演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管弦乐队也蓬勃发展。它是歌剧、艺术歌曲、合唱歌曲和其它类型的声乐,通常也适用于器乐伴奏。 19世纪,无伴奏合唱团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衰退期。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没有留下任何阿卡贝拉曲目。合唱团指挥蒂莫西·J·克鲁格(TimothyJ.Krueger)在启蒙运动期间致力于收集阿卡贝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卡贝拉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阿卡贝拉音乐节迎来“真实之声” 3.阿卡贝拉的介绍阿卡贝拉(意大利:A cappella 、中文:无伴奏合唱)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而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 4.阿卡贝拉是什么意思阿卡贝拉(意大利:Acappella )即无伴奏合唱。 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而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雷果素歌(Gregorian Chants)。 国内大部分改编的阿卡贝拉并不好听,这是真的。甚至国外的也一样。这往往是因为编曲做的不好,或者歌曲的细节不够用心。也就是说,阿卡贝拉不好听,主要是因为水平差。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很多阿卡贝拉作品极其迷人的这一事实。 扩展资料: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教堂音乐其实是有乐器伴奏的,用以重复(double)人声,故此“a cappella”一词的意思如果是指“教堂风格音乐”,亦可涵盖应用乐器的音乐,祇要器乐声部并非独立的(即仅用以重复歌唱部分)。但今天我们一般都把“a cappella”定义为完全不牵涉乐器的合唱曲。 虽然Acappella在欧美流行音乐中并不少见,但这种大多由多人共同完成各种人声模拟乐器的工作形式,在个唱上演变成了全由张杰一人,用自己的声音来独立模拟各种乐器声音做伴奏,并伴随劲歌热舞表演秀。这样的大胆改变,即使放眼全球乐坛,张杰首创。 参考资料:阿卡贝拉-百度百科 |